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02009
大小:3.54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1-31
《【5A版】园林规划设计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主讲教师:李卓绪论一、园林释义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戏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1.园林(garden)1.1传统园林:植花木以供休息之所,多指庭院、花园、苑园等.即私人花园或自然风景的局部。北京颐和园返回绪论1234返回总目录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三山五园的形成:三山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是: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清漪园(颐和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
2、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万寿山上:排云殿-佛香阁-须弥灵境——轴线万寿山与昆明湖山环水抱。1.2现代园林现代园林则与城市绿化、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它的发展和扩展已涉及到全球环境与人类关系上了。定义为:由地形、地貌、水体;建筑物、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而成的统一体。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
3、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设的“第二自然”。——周维权“规”者,规则、规矩之意;“划”者,计划、筹划之意;“设”者,陈设,设置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遇的过程。园林规划设计课研究的内容: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设计布局、设计程序、园林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等。二.我国园林学科的发展及配置
4、1.第一代园林人才解放前我国无园林专业人才,大都从各专业转过来,如从建筑、林学、园艺等。园林界老前辈有:程世抚留美哈佛大学园林建筑陈植留日《造园概论》园林建筑李驹留法侧重园林植物汪菊渊北林园林史研究陈从周同济园林史研究2.第二、三代园林人才第二代50---70年代:北京林业大学设置该专业,现已成为全国骨干力量,实权派南林第三代80年代至今:农学院、林学院侧重植物配置建筑、规划学院:侧重建筑、场地设计民国以来,我国少数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有花卉园艺,造园学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联合试办于我国第一个造园专业,1956年称“城市及
5、居民区绿化专业”,六十年代后称园林专业。最近十几年,我国大部分的农业大学新开园林专业。北林、南林——风景园林专业、城规专业——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传承中国古典园林)农大——园林专业96年生本科,隶属于农林院校的农科口上,05年又成立城市规划专业。景观建筑,又称景观学或大地景观规划学,至今有近百年历史,其英文名为Landscape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师这一名称最初由美国景观建筑学之父OLMSTED在1858年提出,1900年其子在哈佛大学首次将景观建筑学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讲授。诺曼·纽顿在《大地上的设计》一书中提到,“景观建筑学成为一种专业仅有百余年的历
6、史。作为一种艺术,却和人类存在的历史一样长。”这个新兴的学科与传统园林设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包括的设计范围是很难准确界定的,而且行业内和学术界一直就其名称和范围,以及与风景园林的关系,争论不休,分歧甚大。中国第一个开设“景观”专业的北京大学,是在1997年,学科名称为景观设计,(北大俞孔坚——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博士)教学体系全盘引自美国。2003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也成立了景观学系,其系主任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LaurieD.Olin教授,Olin教授曾任哈佛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是美国著名景观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常务副主任为杨锐,1989年获清华大学
7、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199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2003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专业。1997年12月-1998年12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研究生院景观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风景旅游规划设计;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奥姆斯台德所从事的工作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针对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逐渐被蚕食和破坏的情况,要求人正确的认识它、爱惜它、关怀它。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二是针对大城市的污秽、邋遢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的办法,即“把乡村带进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