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灾害.doc

(一)地质灾害.doc

ID:32081154

大小:2.20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1-31

(一)地质灾害.doc_第1页
(一)地质灾害.doc_第2页
(一)地质灾害.doc_第3页
(一)地质灾害.doc_第4页
(一)地质灾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地质灾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土地灾害类型及特征(了解)(一)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滑坡(也称走山)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

2、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泥石流(也称蛟龙)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水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划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此外还有按水源类型划分的降雨、冰川、溃坝型;按地形形态划分的沟谷型、坡面型等。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降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溢水等都可成为泥石流的水源。▲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

3、重力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地面沉降是指地质砂土层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软土层压缩变薄、地势标高降低、地面缓慢下沉的现象。地面沉降一般出现在滨海平原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是:城市、农村和其他人口集中居住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重点工程设施、主要河流、交通干线、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二)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

4、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作为一项复合性(自然和人为)灾害,在某种程度上远比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得多,它所摧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土地和环境,直接动摇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且在时间上将延续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三)土地盐渍化27页土地盐渍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不合理的措

5、施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干旱的气候环境、过度开发资源、不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和利用是导致耕地盐渍化的根本原因造成的。盐渍化主要是与灌溉的快速扩张和不合理的灌溉系统有关。问题可能来自水文平衡的两个方面,或者是由于灌水不合理或者是由于排灌不良,以及不恰当的农田耕作制度。导致盐渍土面积增大的一些政策是那些与水使用权和水价有关

6、的政策,对灌溉和排灌系统的投资及食物安全政策。第二部分土地管理概念一、考试目的和考试基本要求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掌握:土地管理的内涵,土地管理的目的;熟悉:我国土地管理的任务、内容、原则;了解: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管理的演变、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二、章节框架1.土地管理的内涵2.土地管理的任务3.土地管理的原则4.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5.我国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6.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内容辅导一、土地管

7、理的内涵(掌握)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凡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都需要制订计划、进行决策、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土地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确立和巩固与本阶级利益相一致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和监督所采取的包括经济、行政、法律、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措施。理解还此概念必须明确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土地管理都是为了确立和巩固某种土地所有制。27页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土地所有制总是体现着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和意志。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所有的土地整理、使用、

8、登记及其立法等,无不是为了确立和巩固有利于当时统治阶级利益的土地所有制。中国也是如此。从商、周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到封建社会的屯田制、方田制、经界法、鱼鳞图,直至民国时期的地籍整理和土地立法,都是为了确立和维护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土地管理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无论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土地法制,确认和调整土地权属关系,协调和理顺土地收益分配关系,组织和监督土地的分配和利用,建立和调整土地管理体制等,都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