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081082
大小:6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1-31
《(2)学校风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型学校,美国教育改革的方向赵厚勰赵厚睿小班化教育改革是近年来美国实施的最热门的教育改革措施之一。小班化改革必然带来学校规模的缩小。许多研究证明,规模较大的学校的学生,由于缺乏与同学及教师之间的互动机会,较容易有压力感、侵略感、退缩感等反群性的发展;相反地,小型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境、学习参与程度、学习满意程度较大型学校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小型学校的积极影响也在增大,对于那些非白种人的学生尤其如此。教育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学生家长正越来越多地看到小型学校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改善人际关系、为所有学生增加平等的机会以及实施学校改革都十分有利。虽然并非所有小型学校都是最好的,
2、一些大型学校也是很优秀的,但总的说来,较小的学校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而且小型学校使一个学校更易于实施改革。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它使一个学校成功的机会增加了许多。90年代,关于美国中等学校改革的一个国家论坛(包括40个中学领导、政策制定者、顾问以及来自各基金会、协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代表)发表了一份面向未来的声明,提出一个构想以加速推动中等学校的改革并有助于创造出表现一流的中等学校。这个构想中的三个主要概念是:表现一流的学校在学术上是优秀的(提高学生成绩);在发展上极负责任(充满爱心的、安全的环境);在社会上平等(公平,向所有学生提供严格的课程计划)。苏珊·加利蒂(S
3、usanGa11etti)认为,似乎没有几个学校作出朝着这些方向努力的承诺,而小型学校则可作到这一点:(1)学术成绩:……(2)学校风气:……(3)学生参与度:……(4)归属感:……(5)师生关系:……(6)教育公平:……(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责任编辑柯伟教师的学校忠诚咋经营张连生刘曼当今的教师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因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日益开放,教师面临着来自多方的诱惑;传统的用人制度正逐步走向契约制,使得教师与学校间成为了双向选择。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的“跳槽”(job-hopping)和学校依照契约去调整师资结构会给学校管理带来双重后果:一方面
4、是教师队伍因流动产生活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教师队伍的不稳定造成学校工作的无序。排除那些使教师“跳槽”的不可控因素,为了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为了学校工作的相对稳定,学校管理者如何从自身管理工作的改善入手提高教师的学校忠诚水平,这是事关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一、从组织忠诚到学校忠诚组织忠诚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中。众所周知,当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有两种典型的用人制度,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契约制”和以日本为代表的“终身雇佣制”,这两种用人制度的背景迥异,却都给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整个世界的开放和融合、随着企业管理改革的深
5、化,这两种用人制度都出现了一些问题:“终身雇佣制”可能使员工失去危机感、使企业的活力不够;“契约制”则可能使员工因无法将企业的长期发展与自身利益紧密相连而较频繁“跳槽”,使得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受到冲击。正是“契约制”的这一弊端使得西方的企业管理研究工作者提出了“组织忠成”这一概念。近二十年来,他们对如何增强和提高员工的组织忠诚做了许多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所谓组织忠诚,是指员工建立在组织对其发展前途、个人经济利益的充分们认识到,所谓“共同愿景”是组织之中的全体员工共同愿望的景象和期望达到的境界;“是一种召唤及驱使人向前的使命,而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彼得·圣吉在阐
6、述组织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的关系时说:“个人愿景的力量源自一个人对愿景的深度关切,而共同愿景的力量源自共同的关切。”“如果你我只是在心中个别持有相同的愿景,但彼此却不曾真诚地分享过对方的愿景,这不算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从个人愿景汇集而成,借着汇集个人愿景,共同愿景获得能量和培养行愿。”摆在我们面前的、与教师的学校忠诚有关问题是:很多学校真的有共同愿景吗?在大多数时候,有些学校的所谓“共同愿景”顶多是学校几个或一个人的愿景,因为这种愿景没有和教师的个人愿景发生密切的联系;很多学校的所谓“共同愿景”更象是“官方说法”或“宣传口号”,因为它来自于管理高层,它并没有真正被
7、教师们分享过,教师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教师的学校忠诚又从何而来呢?因此,关注和建立教师的“共同愿景”,是提高教师学校忠诚的第一要务。2.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管理的“以人为本”原理被很多教科书所论述,也有很多管理实践工作者把“以人为本”原理作为总结工作成功的一个理论依据,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管理者其实并没有真正领会和贯彻“以人为本”这一原理。而是在实践着这样一种典型的消费者导向的工作观——即工作是产生收入的工具。劳动者以一天的辛勤工作,交换一天对等而公平的报酬。为此,科研工作定量、教学工作定量、论文发表定量,凡此种种又都和教师们的经济收入等诸种利益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