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生理及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不同播期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生理及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ID:32067615

大小:2.02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1-31

不同播期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生理及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_第1页
不同播期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生理及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_第2页
不同播期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生理及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_第3页
不同播期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生理及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_第4页
不同播期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生理及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播期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生理及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沈阳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I/解"支孝l''’o导师签名:彳匕灰逝时间:川年/月莎日时间:&矽7年妇J厂日关于论文知识产权和使用授权的说明本论文的知识产权为沈阳农业大学所有。本人完全了解沈阳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2、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沈阳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内容。学位论文中的所有内容不经沈阳农业大学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对外发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龇戽庆毒帆川年加拶日导师签名:文.忠、时间:盘唧年加莎日厶,‘j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超级稻品种沈农265为试材,以辽宁丰民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水稻品种丰优2000为对照,采用不同播期处理,对二者形态特征、群体发育动

3、态、生理特性、灌浆特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米质等进行分析,探索不同生态条件下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以及稻米品质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播种期推迟的条件下,水稻的生育期缩短,缩短时期主要发生在出苗期、返青~拔节期和齐穗~成熟期三个阶段,且缩短日数依次加大。从温度指标上看,延期播种后,全生育期和移栽后各生育时期日平均温度,总活动积温和总有效积温较正常播期降低,说明在生育进程和生育日数的变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温度因素。对沈农265在-35~一40kPa水分胁迫下处理的结果表明,分蘖期和齐穗后30~45天处理,生育期均提前2天;

4、而孕穗期水分胁迫受影响最为严重,致使生育期延长8天。2.株高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但5月2日之前播种,对株高的影响不明显。除拔节期一齐穗期水分胁迫对株高有明显的抑制,其他时期对水稻株高均无明显影响。播种期推迟,齐穗期上三叶的长、宽、叶面积均表现递减趋势。对穗部性状的研究表明,播种期对沈农265和丰优2000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一次枝梗总粒数有负向作用,对穗长和结实率影响不明显。孕穗期水分胁迫对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有明显影响,且达到极显著水平。3.推迟播种期会使分蘖高峰期提前,最高茎蘖数减

5、少,成穗率提高。叶面积发展动态的研究表明,生育前期晚播群体的叶面积小于早播群体的叶面积;生育后期不同播期群体间叶面积相差不大,且最终基本达到相同水平。播期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与叶面积基本相同。4.沈农265和丰优2000各播种期群体叶绿素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齐穗期。不同播期叶绿素含量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是齐穗后0~30天,该时期播期越迟,叶绿素含量下降越缓慢。对叶绿素a/b值的研究表明,叶片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播种期推迟导致群体叶绿素a/b值在齐穗后迅速增大。此外,水分胁迫使抽穗前各时期叶绿素含量升高,而使抽穗后期

6、叶绿素含量降低。5.沈农265的灌浆特性表现为不同部位籽粒灌浆量由上而下顺次降低。推迟播种期1个月,下部二次粒最终灌浆量较正常播期下降45.68%,其他粒位间籽粒灌浆量在播期间无显著差别。推迟播种期导致灌浆速率峰值提前,有效灌浆时间缩短。6.对于沈农265来说,4月22日之前播种不会对产量构成明显的影响;丰优2000在5月2日之前播种,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沈农265的每亩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有减小的趋势,千粒重有增加的趋势。而丰优2000每亩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无显著变化,千粒重显著下降。7.播期推迟20天对糙米率的影响达到显

7、著水平,对整精米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对外观品质的影响较为复杂,随着播期的推迟,垩白粒率下降,垩自度降低,但青米率增加,而(青米+垩白米)总体比率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延迟播期虽改善了垩白性状,但同时增加了青米比率。总体上仍未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水分胁迫使稻谷粒厚变小,而长、宽及长宽比变化不大。在垩白性状上,各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均使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增加,尤其抽穗后1~15天增加最为明显,幅度最大,说明这一时期是垩白性状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营养品质上,推迟播期使蛋白质含量下降,食味值增加。此外,各时期水分胁迫均使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8、增加,增加幅度为7.69%~9.89%和1.44%~8.91%,使直链淀粉含量下降,降低幅度为一11.63%,--0。8.温湿度因子与稻米品质的相关分析表明,总积温、平均日均温度、平均日最高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