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中医养生之道(讲座PPT).ppt

【5A版】中医养生之道(讲座PPT).ppt

ID:32061955

大小:6.73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1-31

【5A版】中医养生之道(讲座PPT).ppt_第1页
【5A版】中医养生之道(讲座PPT).ppt_第2页
【5A版】中医养生之道(讲座PPT).ppt_第3页
【5A版】中医养生之道(讲座PPT).ppt_第4页
【5A版】中医养生之道(讲座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A版】中医养生之道(讲座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养生与健康主讲人:中山市中医院刘卫红一、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定义:“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只有当这三方面的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WHO健康的10项标准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适应环境,应变能力强;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体重适当,体态匀称;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捷;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头发有光泽,无头屑;骨骼健康,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二、什么是亚健康?1

2、.亚健康是指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以外,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状态,称第三状态,又称灰色状态。实际上就是:我没有病,但我不健康“没有病”——是各种现代医学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所以没有病。“不健康”——是你自己长期感到疲劳、乏力、心跳、头痛、烦躁、焦虑、失眠、胃肠不适、大便不调等不适症状2.亚健康的原因和分类原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饮食不当、吸烟、酗酒、熬夜等。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抑郁、焦虑等。环境因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噪音等。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体质等)。3.如何判断亚健康第一,主动关注自身健康。案例:不关

3、注自身的健康可造成严重的后果案例: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半年来大便时经常有血液,自以为是痔疮。我要他赶快来医院,检查后发现确实有痔疮,但还有一个包块――结肠癌中晚期。启示: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检查!案例:不关注自身的健康可造成严重的后果案例:有一个病人,中年女同志,说胸闷胸痛来找我看病。一检查,左乳房上有一个核桃大的包块,动员她进一步检查,结果是乳腺癌!假如她自己每天洗澡时多摸一摸,至少可提前发现这一个包块!启示:自我检查也可发现异常!第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每年最少一次,最好两次。有不适症状的时候,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或咨询,才能早期发现疾病,

4、早期治疗疾病。有了病,早治疗,早安康,早安心。让医生告诉你,你的身体检查结果有没有异常,分析你的健康状态。第三,需要专家进行健康评估。从躯体、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价,由专家来评价是否有亚健康。假如各种检查都正常,又有长期的疲劳、失眠、头晕、心悸、便秘、头疼、全身酸痛、烦躁、焦虑、容易感冒、性功能减退等痛苦的折磨,这种状态就是亚健康!三、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包括两层含义: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和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此即所谓“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防治总原则: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的根本方法;饮食有节

5、、起居有常、情志调畅、劳逸适度等养生之术是平素自我防治亚健康的有效手段;防治总原则:调整阴阳失衡状态,是治疗亚健康总的指导原则;益气养心、疏肝解郁是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治疗大法。同时中医治未病还提出了养精调神、合理饮食、强身健体、适度用药的干预亚健康四部曲。《黄帝内经》中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进行预防,否则的话,就像口渴了才开始挖井,该打仗了才开始铸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吗?这里面蕴含着预防的思想,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

6、,不仅仅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即未病先防)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仍应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或复发(即既病防变)方面。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得出的摄生方法,形式多样,易于操作,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切实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四、中医养生长寿秘诀均衡而规律饮食习惯开朗性格适当运动平和心态良好睡眠习惯热爱的事业或兴趣中医养生:平衡养生与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身脏腑的平衡气血经络的平衡1.人与自然的平衡顺应自然,季节调摄《素问·金匮真言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

7、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顺应自然,顺应四季——四季养生春夏养阳—春季阳气初升,应避免过劳汗出太多,损伤阳气。阳气虚弱之人,可用六君子汤、人参、淮山等药。或用灸法、中药敷贴等,以顺应季节补养阳气。秋冬养阴—因人体经春夏发萌长足之后,将进入收藏之时节,对阴精一类的物质需要增加,为入冬后的潜藏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春季养生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这个时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是人体一年中养阳气的开始。春季养生特点:1、万物生发的季节2、温暖逐渐加大3、气候乍寒乍暖饮食原则:1、辛甘之品助春阳2、少酸增甘保脾胃3、黄绿蔬

8、菜防春困药膳:紫苏脆鲩炒百合解表散寒,润肺止咳夏季养生夏季是一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