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042661
大小:1.89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1-30
《安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贵州大学20(}7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1问题的提出1.引言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以其崭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迅速成为利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共同注意的问题(张坤民,1997)。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蒋国平,2004),其生产过程既直接依赖自然资源又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观(沈根华等,2004),其可持续发展一直被认为是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如果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工业的增长将是无效的,
2、或者即使它是成功的,也将产生严重的经济不平衡,以至使已存在的贫困、不均等和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面对资源过度消耗、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以及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和经济发展落后的特殊国情,如何吸收现代持续农业的先进思想,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道路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县和县级市是我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最重要的基层行政单位,在国民经济、社会政治诸方面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农”问题,促进各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
3、定、协调发展,以及发挥各地区的综合优势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安丘市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由于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大量投入化肥和农药,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以及日益增长的商业能源耗费等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问题。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使土壤板结,有机成分下降,并污染水资源,使大量水资源的硝酸盐含量大大超标而富营养化。在我国加入1i盯O后,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根据安丘市的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对安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其所存在的问题,建立合适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这不
4、仅可以推动安丘市的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类似地区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4贵州大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2研究目标概况安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东与昌邑、高密市以淮河为界,西接临朐市,南隔渠河与沂水、诸城市毗邻,北连昌乐市、坊子区。2004年,行政区域面积2011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1424个自然村,年末总人口104.6万人。其沿泰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倾斜,最高点为西南边境的太平山,海拔523米,最低点是东北夹河套村北汶河底,海拔仅22米。西南部为低山区,面积663.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82%;中、北部是丘陵地带,面积72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5、36.01%;洼地分布其间,面积11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4%;东北、东南为汶、潍、渠河冲积平原,面积51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53%。1.3研究的主要内容(1)详细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2)考察分析安丘市近九年来的农业发展状况。(3)建立安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对安丘市农业可持续系统进行分析评价。(5)通过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性评价,辨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6)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子,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1.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
6、为基础,本着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利用社会经济各相关部门的统计、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结合安丘市实际情况建立安丘市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指标体系,对农业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形成对整个农业系统的综合认识,找出农业系统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可持续模式。技术路线见图I-1。贵州大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图1—1技术路线图6贵州大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文献综述2.1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概况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世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7、重大问题,必须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同年,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环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系统论述了科学技术、生产技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增长是有限的论点。1974年发表了第二个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80年代初,美国等发达国家科学家集中讨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范畴、研究的特点以及实施途径,发表了大批论文和专著。农业可持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思潮在全球迅速传播,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付诸实践。1980年3月联合国向世界发出了“确保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