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014594
大小:10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30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高二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谈美》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A.体悟流淌振聋发聩B.领悟展现振聋发聩C.体悟展现醍醐灌顶D.领悟流淌醍醐灌顶【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成语)的
2、能力。词语运用中的常见错误有前后重复、使用对象、适用范围和场合不恰当、望文生义、感情色彩不合语境、谦辞敬语误用、词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不协调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分类积累,理解其意义。做题时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①处,体悟:强调在实践中的感受、感悟,领悟侧重于理论性的体会。此处是强调《谈美》中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感受和感悟,选用词语“体悟”;②处,流淌:液体流动。展现:明显地表现
3、出。此处是说思想在文字中像液体一样流动,应选“流淌”;③处,振聋发聩: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此处是说朱光潜在书中最后用“慢慢走,欣赏啊!”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要慢慢走欣赏美,应选“振聋发聩”。故选A。【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近义词语(包括)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词语(包括)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词语(包括)和它吻合,本题注意体悟:强调在实践中的感受、感悟,领悟侧重于理论性的体会的区别。2.下列诗句与“
4、雪满山中高士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17-A.月临秋水雁空惊B.江弄琼花散绿纹C.月明林下美人来D.汶水云开孤帆远【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要求:“对仗工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二是词性相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四是
5、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五是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五是平仄要求。对联要求“仄起平收”,也就是上一联的结尾的字为仄声,下联结尾的字为平声。AB两项的最后一个词“雁空惊”“散绿纹”和“高士卧”结构不相称。D项和例句的平仄不相称。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
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完善跨越提升做出总体部署。B.“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终未归隐山林,正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C.专家们认为,在世界经济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经济尽管增长有所放缓,并且面临下行压力,但依然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D.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从本质上讲,是由技术演进、金融体系改革以及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丰富这三股力量驱动的,其发展大势不可逆。【答案】C【解析】-17-【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
7、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项,搭配不当,把“完善”改为“实现”;B项,主客颠倒,应是“这两句诗”是“苏东坡……没能归隐山林”的“写照”;D项,句式杂糅,“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从本质上讲,是由技术演进、金融体系改革以及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丰富这三股力量驱动的”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从本质上讲,是技术演进、金融体系改革以及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丰富这三股力量”和“互联网金融兴起,从本质上讲,
8、是由技术演进、金融体系改革以及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丰富这三股力量驱动的”杂糅,可删去“的原因”。故选C。4.下列对于文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里中的“趋庭”指来到父亲的面前,接受父亲的训导,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B.“时维九月,叙述三秋”里的“三秋”,古人将秋天分为仲秋、孟秋、季秋,分别指的是七、八、九三个月。C.“乌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