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df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df

ID:32013285

大小:823.6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30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df_第1页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df_第2页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df_第3页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df_第4页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landesignguidefortheruralelectricpowernetworkDL/T5118-2000主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2000]1048号毅;nL/T5118-2000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128号文“关于下达1997年制、修订电力行业标准项目的通知”安排制定的。农村电力网指主要为县(包括县级市、旗、区,以下简称县)辖区域内城镇、农村或农场及林、牧、渔场的各类用户供电的110kV及以下各级配电

2、网,简称农网。也称县级电网。农村电力网(以下简称“农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为使农村电力网在现有基础和水平上有目标、有计划地健康发展,加大农村电力网技术的科技含量,改变农网结构不合理、损耗高、设备陈旧的状况,配合标准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导则。农村电力网与城市电力网(以下简称“城网”)在电力网的基本规律和担任配电任务方面有共同性。由于农村电力负荷特性及负荷分布与城市不同,所以农村电力网与城市电力网在技术经济规律和技术

3、要求上又有所区别。本导则在农网与城网的共性方面与《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相协调,在农网的特性方面,以农网长期发展建设、运行的经验,农网方面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进行编写。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电力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农村电气化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喜庆、张英书、孙明德、崔立丽、孟繁长。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DL/T5118-2000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编制农村电力网规划的技术要求及相关事宜,适用于农村电力网中110kV及以下各级配电网的新建、扩建和改造的规

4、划设计。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56-93额定电压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2325-90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抓部建设部能源电〔19931228号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635-1997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3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施3.1规划的编制原则3.1.1农村电力网是农村电气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5、设施。农网规划是农村电气化和农业现代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网规划相关内容应纳人当地发展规划。3.1.2农网规划与县城、村镇各项规划应相互紧密配合、协调并同步实施,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3.1.3农网规划应与上级电网规划相互配合、协调。根据县内各阶段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状况向上级电网提出电源点布局及供电需求,以保证上级电网和农网之间合理衔接。3.1.4农网规划应从实际出发研究农网的总体发展,实事求是地调查农网现状,根据濡求与可能,从改造现有农网人手,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3.1.5农网的规划设计应能满足以下

6、基本要求:1农网有足够的供电能力,能满足供电区域内各类用户负荷增长的需要;2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电网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和点线配置方案,使农网结构优化合理;3翰电、变电、配电容童协调,无功电源配置适当,功率因数达到合理水平(>0.9);4供电可靠率不断提高;5优先采用新技术和性能完备、运行可靠、技术先进的新设备;6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节约土地,少占农田。3.2规划的任务和内容3.2.1搜集以下各类资料:1综合资料,包括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综合资料,各类用电、负荷基本资料,线损资料;2资稼及动力资源状况;3电硕状况,4农村电力网现状,所搜集的资料应为负

7、荷预侧、电源规划、电网布局、规划评估及编制规划文件提供比较充分的依据,必要时宜进行实侧和勘察。DL/T5118-20003.2.2进行负荷预测。3.2.3提出电源点建设要求和方案,提出网架发展方案。3.2.4确定调度、通信、自动化等的规模和要求。3.2.5确定规划期末的总体建设规模和分期建设的工程项目。3"2.6估算各规划期需要的投资,提出近期主要设备的数量。3.2.7估算近期规划期末将取得的经济效益和扩大供电能力以后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3.2.8绘制各规划期末的农网地理接线图,并附现状地理接线图。3.2.9编制规划报告文本。3.3经济技术评估3

8、.3.1经济评估包括用于论证方案、参数选择的经济计算和用于阐明建设方案财务现实可能性的财务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