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村劳动力流动

ID:32002910

大小:608.5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1-30

农村劳动力流动_第1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_第2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_第3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_第4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小组成员:石侃 刘元敏一、课题基本概念和内容二、课题相关文献综述三、我们研究的问题四、我们的研究思路一、课题的基本概念和内容1.1人口流动的定义1.2人口流动的历史阶段1.3研究的主要方向1.1人口流动的定义在中国,对于迁移现象有两种说法:“人口迁移”,“人口流动”。这与传统的统计定义有关,及传统上有把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迁移”,而把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流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户籍变动的劳动力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一般认为迁移与流动的概念是相同的,主要都是指人口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而跨地区移动。杨

2、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1.2人口流动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前,国家严格控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前,农业劳动力迁移十分缓慢。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劳动力流动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管制。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城市各单位一律不得私自从农村招工。大量劳动力聚集农村,由于实行集体耕作,农业剩余劳动力都隐藏起来了。改革开放后,流量递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1)1978——198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萌芽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一直隐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显现。于是

3、,一些农业剩余劳动力试图离开土地。但是,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限制并没有放松,少量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形式转移到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企业。(2)1984——1992年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1984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允许一些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国家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广东等沿海地区鼓励发展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民工潮”。农村劳动力虽被允许进城务工,但被视为边沿群体。(3)1993——2002年农村劳动力开始有

4、序转移1993年十四届三中指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地区间有序流动。1994年我国《劳动法》颁布,为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提供了法律依据。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以跨省流动为主,流动规模也较前期扩大很多。不过,这一阶段劳动力流动仍然受到一定限制。(4)2003年以后转移劳动力逐渐与城市融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在持续进行,农民工流动更加有序、合理,并逐渐与城市融合。但是相对于前期,在规模和速度上均明显放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民工荒”现象。1.3研究的主要方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人口特征、规模、地域流向、转移方式、行业分

5、布等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影响: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收入差距、个人素质等回流劳动力政策……二、文献综述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人口转移推拉理论雷文斯(ERavenstien)于1880年发表《人口迁移之规律》的论文,对人口转移进行了研究,他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DonaldBouge)于20世纪50年代末明确提出的。他认为,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

6、,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个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推”力:较多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等。“拉”力: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正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人口转入地也存在不利于人口转入的“推”的因素。如:转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陌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刘易斯(WALewis,1954)在《无限量劳动力供应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发展中国家

7、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共同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蔽性失业。所以现代工业部门只要支付一个略高于传统部门的劳动工资,就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假设存在着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殆尽的转折点,在到达该点之前,城市部门可以以不变的工资率持续吸收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只有超过这个点,城乡收入差距才会缩小。当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至与现代工业部门一致时,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消失。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较为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能够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

8、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有缺陷主要是:一是过分强调工业部门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部门的作用,把农业部门仅看作为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提供者。二是对现代部门的积累—投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