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以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为例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以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为例

ID:31995116

大小:2.81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1-30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以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为例_第1页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以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为例_第2页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以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为例_第3页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以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为例_第4页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以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以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昆明理1’大学硕十学位论文中国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一向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一直致力于推动亚洲各国开展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进~步加强经贸合作,是亚洲各国在新世纪里积极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而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也推动了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使其有机会第一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自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倡导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以来,云南省作为湄公河上游地区积极参与了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朱铬基总理2001年11月初在文莱

2、第五次中国一东盟峰会上提出了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初中国和东盟10国正式在柬埔寨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文件,计划将在2010年建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框架协议的签署必将推动中国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的进程,特别使云南省在~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内积极参与到大湄公河次区域②国际经济合作中去。中国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与优势互补。发展经济是亚

3、洲各国的首要任务。通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与周边国家可以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在经贸合作的基础上,各国还可以将合作逐步拓展到交通、农业、信息、能源和环保等领域,形成全方位的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开放和构建在区域合作条件下的开放型经济。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使中国更加融入到国际经济中去,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开放,构建起适合中国特点的开放型经济,并在亚洲当担起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应当承担起来的经济责任。第三,有利于开拓周边国家的巨大市场,和获取我国所急需的木材、能源等资源。周边国家人口

4、众多、市场广阔,为中国的机电、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周边国家的自然资源丰富,可以获取我国所急需的木材、能源等资源。第四,歼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众所周知,经济因素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要纽带之一,互惠互利的经贸往来对促进各国①如果小是特别津明,本文中的次区域就是指洲沧缸——湄公河次区域。②人湄公河次区域(GMS)也就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2昆明理1二大学硕}‘学位论文发展友好关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皿洲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国大多具有不同的历史经历,国情既有相似性,又不乏多样性。中

5、国与周边各国在共同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因此,进一步推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将有助于各国增进了解,扩大共识,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各国的共同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第五,有利于共同抵御全球化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种风险越来越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和扩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个国家仅凭自身的实力难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各国应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互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加强风险防范措施,筑起防范全球化风险的第一道防波堤,共同抵御来自区域外的各种冲击。云南省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仅符合上述的

6、国家利益,对云南省来说使西部大开发与构建在区域合作框架下的开放型经济相联系起来,最终促进云南省的经济发展,重振云南“南方丝绸之路”的雄风。第二章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一区域优势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中国积极参与到与亚洲各国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去,不仅要面临如何实现各国经济优势互补的问题,同时还而I临着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并迎接竞争与挑战,我国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塑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2.1区域优势的界定区域优势从来就是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主题之一。按照OECD在《国家

7、创新系统》中对区域的划分,应包括:亚区域(sub.regional)、国家(national)、泛区域(pan-regional)、跨国(international)四个层次。早期的区位论者从微观的角度在亚区域(sub-regional)的范围内对区域优势进行了研究,如以杜能(JohannHeinrichvonThUnen)为代表的农业区位论,以韦伯(AlfredWeber)为代表的工业区位论,以费特尔(FrankA.Fetter)为代表的商业区位论,以及由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哪创立的中心地理论和奥古斯特·勒施(AugustL6sch)

8、的区位理论。研究的内容涉及运输成本、生产布局等。他们对区域的研究,无一例外的都将区域优势分析作为立论的重要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