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

ID:31990451

大小:2.10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1-30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_第1页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_第2页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_第3页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_第4页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姓名:陈智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周光伟20060401内容摘要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上最重要、最具有生命力的创新之一,它是将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持有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风险与收益进行重组,以原始资产为担保,创设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2005年12月,我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发行了各自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由此标志着这一金融创新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试点。但是,资产证券化也是一项参与主体众多、结构复杂、.交易

2、严谨、市场化程度高的金融创新工程,还不被我国投资者所熟悉。它在具有宏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风险也显得集中与复杂。因此,在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同时,谨慎的做好证券化风险的防范工作,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机构对其实施妥善的监管,无疑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共分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资产证券化的概述,本文提出了对资产证券化的界定,对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交易流程和交易结构作了阐述。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对资产证券化的各种定义,认为提高资产流动性、拓展融资方式、优化融资机制、有效分配金融风险,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价值取向。同时,资产证券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

3、了自身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现金流分析和资产重组,风险隔离,信用增级三个原理是贯穿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的基础。资产证券化的交易主体应该包括发起人,特设机构,服务商,投资者四类。而交易结构则只是在满足基本原理和交易主体要求基础上的多样化结构安排。第二章从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外的发展,在建行、国开行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完成以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相关的产品没计以及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但这些实践给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文章从实行资产证券化对提高我国银行经营水平、化解银行经营风险角度分析

4、。.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实现资产多样化,通过资产组合规避市场风险,对商业银行而言,降低地域或行业风险,资产证券化可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状况,降低流动性风险,使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匹配更合理,为商业银行更好地进行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期限缺口管理提供了便利。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降低资本规模对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满足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最后,资产证券化对化解我国不良资产风险有积极意义。受不良资产困扰的银行体系通常会面l临贷款本息不能及时回收而带来的流动性不足,资产质量低而导致的风险集中、盈利下降和资本金不足等问题。目前看来,已有的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各有弊

5、病。。本文认为,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标准化使处理不良资产能够长期、重复且普遍推行,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安排能够保证不良资产的合理处置价格,对不良资产质量的市场评估形成了防止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的市场监督约束机制。因此,虽然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就长期而言,资产证券化方式应该可以成为化解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有效方式。第三章系统研究和论述了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作为一项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虽然有化解风险的功能,但也会带来新的风险。本章首先讨论作为金融产品的资产支持证券对整个金融市场可能造成的风险。考虑了资产证券化结构安排中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及相关

6、机构违约风险,其后,从投资者角度出发,考虑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资产证券化虽然能分离风险,但也可能会带来风险。首先,文章从理论出发,介绍了资产证券可能引致的系统风险的成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证券化导致的金融系统不稳定可以通过系统缺口假说,学习阶段假说和灾难近视假说三个理论进行解释。然后,文章系统地从产品结构设计,产品服务,产品交易三个方面研究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产品结构风险包括与基础资产有关的风险,可证券化的资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否则可能导致证券化一开始就存在风险隐患;与SPV有关的风险,SPV是证券化交易中必不

7、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SPV必须实现基础资产与发起人和与其自身的“破产隔离”。否则,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将得不到保证;信用增级和评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内部信用增级方式将无法彻底隔离与发起人的相关风险,而外部信用增级方式则可能存在因信用增级方等级下降而带来的风险;信用评级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但是投资者不能过分依赖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与清偿有关的风险与防范。与清偿有关的风险主要是拖欠付款风险、提前偿付风险和再投资风险;法律风险与防范。法律风险包括欺诈风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