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ID:31979630

大小:237.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30

《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2009-12-10发布2009-12-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098—2009前言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和太和县科学技术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金才、杨庆芳、王卫东、曹军、李学章。本标准首次发布。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B34/T1098—2009新麦1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麦18高产栽培的技术标准,包括产量及产量结构指标

2、、群体指标、壮苗指标、播种密度、大田管理及收获。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淮北肥水条件较好地区新麦18小麦的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7320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品质NY5332无公害食品大

3、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3品种特征特性与产地环境要求www.bzfxw.com3.1新麦18特征特性新麦18(新麦9408)系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亲本组合(C6/新乡3577)F3d1s//新麦9号,200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家级审定,主要分布在亳州市和阜阳市北部地区,是安徽省主要推广品种之一。新麦18属半冬性矮秆中熟品种。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略迟,但两极分化快。株高80cm左右,株型略松散,茎秆弹性较好,抗倒伏能力较强。穗层厚,穗大穗匀,耐湿和耐后期高温、结实与落

4、黄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籽粒角质,外观商品性佳。高抗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条锈病,中感叶枯病、纹枯病。抗寒性偏弱,适播期较短。在安徽省中、高肥水条件下,亩产可稳定在550kg以上。新麦18全生育期230d左右,属中熟半冬性品种,适合安徽淮北地区早中茬种植,熟期与皖麦50相近,适期播种主茎总出叶数为12片。籽粒品质指标:容重812g/l,粗蛋白(干基)16.04%,湿面筋34.2%,吸水率61.42%,稳定时间7.5min,沉降值38.1ml,降落值374s,面包评分71分。主要指标均达部颁优质强筋小麦标准。3.2产地环境农田生态环境符合NY

5、5332的规定。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无公害肥料、农药使用准则,合理施肥、用药。4基础条件4.1温度小麦全生育期0℃以上积温2200℃~2300℃,越冬前积温500~600℃,极端最低温度≥-10℃。4.2日照平均年日照时数≥2300h,小麦生育期间日照时数≥1200h。DB34/T1098—20094.3降水年降水量700~900mm,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降水量≤450mm为宜。4.4土壤条件要求地势平坦,有良好的耕作基础。棕壤、两合土和砂姜黑土等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适宜种植。耕层厚度>20cm,土壤有机质≥1.5%,全N≥0.1%,水解氮≥8

6、0mg/kg,速效磷≥10mg/kg,速效钾≥100mg/kg。4.5灌溉条件全生育期排灌方便。5主要生育指标及产量结构5.1冬前壮苗指标2越冬期每667m茎蘖数60万~70万,主茎叶数6叶~6片1心,单株分蘖3个~5个,单株次生根6条~10条,叶面积系数:1~1.5,幼穗分化时期:二棱期。5.2群体动态指标22基本苗数14万~18万/667m,越冬期茎蘖数60万~70万/667m,起身拔节期茎蘖数80万~22290万/667m,挑旗期茎蘖数70万~80万/667m,成穗数42万~48万/667m。5.3产量结构指标22667m产量600

7、kg。适宜产量结构指标:每667m穗数42万~48万,穗粒数35粒~38粒,千粒重42g~45g。品质主要指标不低于GB/T17320规定的优质中强筋小麦标准。6播种www.bzfxw.com6.1播前准备6.1.1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二级以上规定指标。种子纯度≥99.0%,净度≥98.0%,发芽率≥85%,水分≤13.0%。6.1.2种子处理播前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提倡使用包衣种子,包衣标准按GB15671规定执行。未经包衣的种子可采用药剂拌种方法处理。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预防早期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兼治早春麦

8、蜘蛛、麦蚜虫。药剂拌种方法:50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或者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加上20%三唑酮乳油50ml(或15%三唑酮粉剂75g)或者2%戊唑醇湿拌剂75g放入喷雾器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