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杨树单木生物量、碳贮量与其分配规律

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杨树单木生物量、碳贮量与其分配规律

ID:31961739

大小:33.60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1-29

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杨树单木生物量、碳贮量与其分配规律_第1页
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杨树单木生物量、碳贮量与其分配规律_第2页
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杨树单木生物量、碳贮量与其分配规律_第3页
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杨树单木生物量、碳贮量与其分配规律_第4页
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杨树单木生物量、碳贮量与其分配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杨树单木生物量、碳贮量与其分配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河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杨树单木生物量、碳贮量及其分配规律1.1研究背景1引言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规模上己从陆地系统扩展到整个地球系统,如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特别是人类活动产生的C02浓度急剧上升和由此导致的增温效应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不仅是举世瞩目的重大科学问题、经济贸易和环境保护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浓烈政治色彩的全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它对当今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可谓空前而深远。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环

2、境,联合国政府问谈判委员会于1992年5月22同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并在同年6月4日在巴西罩约热内卢召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中国是缔约方之一。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在公约框架下,公约缔约方通过缔约方大会先后达成了一系列相关政治协定,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1997)、“波恩政治协议”(2001).f[1“马拉喀什协定”(2001)以及第9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相关决定(2003)等,各国

3、就缓解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中与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有关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中国政府于2002年8月30同正式核准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F式生效。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未能出台一份具有法律意义的协议文本,但其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仍然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迈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在

4、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我国『F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F降40%一45%,在如此长时I

5、、白J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广泛的分布面积,最高的生物生产力和最大的生物量积累,其生物量约占陆地生物量的85%[2J,碳储量约占陆地生物圈地上生物河北农业人学硕十学位(毕业)论文量的80%矛n地下碳储量的40%。森林具有较强的生存持续性以及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引。森林吸收C02,并具有长期保存能力,在调节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碳库之间的碳交换中起到巨大的“生物泵”作用[41。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产力以及林木的含碳率等一直是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主要内容。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近

6、年来全球人工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森林植被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2004年至2008年进行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hm2,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hm2,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3,且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中幼龄林比例较大,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有较大的碳汇潜力。为了加强森林碳汇监测,增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服务功能,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部署开展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做好2009年清查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81250号)的要求,第八次清查将积极推进森林生物量调查建模工作。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

7、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的目的是制定全国森林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的计量标准,是评价我国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以及监测我国的森林固碳释氧能力提供基础依据。同时,增加森林枯落物储量调查建模,结合森林生物量、以满足森林碳汇现状与碳汇能力变化估算需要。根据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生物量模型建立暂行办法》,为满足全国森林生物量测定的要求,全国需要开展56个乔木树种(组)、6个竹种(类)、30个灌木树种(组)和10个草本(组)共102个生物量模型的样本采集和建模工作。根据全国森林生物量调查建模工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