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5586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0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说教材 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另外新教材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
3、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民币的识别做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归纳推
4、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二、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地学会新知。另外,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
5、。这节课的教学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 师: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在这里渗透德育: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
6、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二)认识人民币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
7、还有的是几分的,你们知道吗?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板书:元角分)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的人民币,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师: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的人民币中你认识的,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师:每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分完后汇报交流。 生l: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生2: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分币分一类。 生3:我们按数值来分类。
8、 师: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对“怎样认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