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ID:31955795

大小:2.5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1-29

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_第1页
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_第2页
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_第3页
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_第4页
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市的2.01%,城市区占全市总量的10.98%,庄河市水资源量占全市总量的46.55%。这与整个城市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呈负相关。这种分布更加剧了大连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地下水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海水入侵和地下水盐化。目前金州以南地区海水入侵面积达到385平方公里,已占到大连市区面积的八分之一。海水纵向入侵陆地最长达6.8公里,海水入侵的主要区域是:甘井子一后盐,海水入侵面积23平方公里;营城子——夏家河——棋盘磨一带海水入侵面积71.9平方公里;海水入侵面积超过lO平方公里有旅顺三涧堡、南关岭、傅家庄、大连湾等。1.1

2、.2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理论基础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象涉及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众多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因素,研究主体是水资源系统、客体是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与环境系统。它具有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以及有限性、动态性和多目标性等特性,本文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理解为:某一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维护生态与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条件下,根据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该地区水资源所能支撑最大的社会经济规模。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涉及从“社会经济一水资源一生态与环境”复合系统下的水文循环、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经

3、济发展等宏观领域到水环境容量、生态需水、生产生活耗水等微观领域,可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作为技术手段。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有:(1)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理论城市化地区高强度人类活动已明显改变了降雨、产流、汇流、下渗、地下水补给等自然水循环特性,产生了取水、用水、处理、排放以及回用等社会水循环过程。自然水循环以能量为驱动因子;社会水循环则以经济为驱动因子,以效益最大化来决定取水、分水、用水、排水等水循环过程。水资源作为纽带将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系统。研究城市化地区水循环,摸清在变

4、化环境下水资源形成和转化规律以及水资源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础。(2)城市化与“社会经济一水资源一生态与环境’’系统交互胁迫理论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复合系统,由社会经济系统、生态与环境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组成。水资源子系统对生态与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起支撑作用,而且水资源系统中水资源状况的改变只能通过生态与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来体现。研究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系统、生态与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胁迫相互促进以及各个系统的互动关系,第6页共44页人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对

5、水资源的需求,分析水资源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即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它的核心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即:代际间发展的公平性、区际间发展的公平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的协调性。可持续发展以生态与环境持续发展为基础,经济持续发展为条件,目标是社会持续发展。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必须考虑资源合理分配和循环利用社会经

6、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图1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张永勇,夏军,王中根.2007)1.1.3选题的意义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关系到地区发展规模和代际持续发展的前景。水资源承第7页共44页大连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载能力是水利规划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保持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不被破坏是维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水资源状况的变化往往导致区域环境的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改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等,这就要求水利开发不能超出水资源的承载力状况。水利规划要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前提,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确定流域或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目标,确保流

7、域或区域生态系统健康,防止处理不当导致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恶化,引发生命支持系统的破坏。水资源承载能力足确定流域或区域综合发展规模的依据。保证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统一,才能够保障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区域内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过程的分异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将区域划分为生态功能不同的地区,为制定区域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和发展策略提供生态学基础。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条件,可明确划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和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

8、水需要,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