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54744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29
《3.5 逍遥游(节选) 教案6 (鲁人版必修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5逍遥游(节选)教案(鲁人版必修5)重点难点突破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其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已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课文选取的是第一部分。首先,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接着,对上文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最后,由对万物的泛论进入对社会中的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
2、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 庄子的文章有极强的艺术特点:他善于借用寓言说理。《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 庄子的文章想像丰富,意境开阔。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像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像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他还善于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重点难点讲解】1.文章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的联系:鲲
3、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去以六月息者也”,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为了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还举了山野中游动的雾,空中飞扬的尘埃等例子。自然界大到鲲鹏,小至漂浮的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2.写“蜩与学鸠嘲笑大鹏南飞”的用意:写蜩、鸠嘲笑大鹏,自鸣得意,与篇首写大鹏展翅的壮观境界相互映衬,借以贬斥那些不懂得什么是逍遥而无所追求的人。作者所举的例子说明世上任何事物的逍遥与之所依凭的条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3.第二段的开
4、头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第二段开头第一个分句“小知不及大知”总结上文,蜩与学鸠不知道大鹏为什么要飞上九万里高空“而后乃今将图南”,更不懂“适之远近与聚粮多少”相互关系的道理,这就是“小智不了解大智”。“小年不及大年”这个分句启下,接着列举“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众人”,翻来覆去都是为了说明“大小之辩”。4.庄子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四种人和宋荣子、列子的态度以及他的理想境界:前四种人,自鸣得意,就像生活在小池旁的雀一样所见甚小。庄子假“宋荣子犹然笑之”,表明对这四种人的不屑。对宋荣子和列子的态度是有褒有贬。宋荣
5、子能够认定自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荣辱的界限,他对世俗的声誉荣利并没有拼命去追求,但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列子乘风而行,轻巧极了,一出游就是半个月,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但毕竟还是有所依待,这就是要依赖于风。作者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褒贬论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逍遥”都是有所待的,从而水到渠成地揭示了自己的理想境界:如果顺应变化,随变自适,而不固执妄行,能够做到这样,自然是无处不自得,无时不逍遥。【知识延伸检索】1.课文中“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的具体内容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
6、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庄子·天下》)(参考译文:虽然这样,他们还是为别人考虑得太多,为自己想得太少。说“只希望准备五升米的饭就完全足够了。”宋先生恐怕不能吃饱,弟子们虽然在饥饿中,也不忘天下人。他们日日夜夜不知道休止。他们说:“我们必得活命呀!”多么高大的救世的人啊!)上段文字具体写宋荣子“犹有未树也”。宋荣子及其弟子们致力于禁阻攻伐,罢兵息事,挽救世间战争的灾难,解救人民的争斗,周行天下,上说下教。世人虽不接受,仍强言劝说,不放弃自己的主张。他们虽非拼命追求功利,但他们的救
7、世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就是要求接待他们的人为其准备五升米的饭。没有这个条件,宋荣子所从事的救世活动也就无法进行。这就是宋荣子的“犹有未树”之处。2.庄子“逍遥游”的实质庄子的逍遥自由观是逃避现实的、消极的、虚幻的。但是庄子对于人类精神自由的追求也是执着的。这无疑是对人类自由本性的体认。他想像的所游之处,透露出庄子对残酷的、是非淆乱的现实的厌倦,也表现了庄子对自由的憧憬和眷恋。在封建桎梏下的人们从现实与逍遥境界的对比中,可以感受到社会的黑暗,激发对自由的向往;也可因之消极、悲观走向沉沦。后世许多失意人士如阮籍、李白等,在无待逍遥的启示下,对
8、封建社会的黑暗给以揭露和抨击,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庄子的逍遥观鲜明地提出了在客观必然性面前如何实现自由的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课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