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人性的荒野

凝视人性的荒野

ID:31941119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29

凝视人性的荒野_第1页
凝视人性的荒野_第2页
凝视人性的荒野_第3页
凝视人性的荒野_第4页
凝视人性的荒野_第5页
资源描述:

《凝视人性的荒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凝视人性的荒野——荀子李广良战国晚期。秦人的铁骑横扫六合,无数高贵的与卑贱的生命无声无息地倒下了。在战车的碰撞与金戈的交锋声中,最后的几个王国覆没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却总能于绝望中看见希望,于毁灭中看见新生,在血雨腥风中期待着和平,他总不能放弃以自己的思想与智慧为乱世中的众生寻找出路。 时世中的忧患秦帝国诞生的前夜,一代大哲荀子,长眠在兰陵的蒿草中了。与同时代许多横遭夭折的伟人比较起来,高龄而殁的荀子也许是幸运的。这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一生主要从事教学和著述。没有威名显赫的事功,也没有浪漫传奇的生平,与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政治家、军事家不同,他是那

2、种因思想而伟大的影响了历史的人物。思想的动力来源于忧患,荀子的心灵中充满了忧愤痛苦。为弟子(李斯)的命运而担忧,为大道不显而困惑,崇高的志向与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荀子·尧问》说:“孙卿不得已处于混乱的社会,迫于严酷的刑罚,上面没有贤良的君主,下面遇到残暴的秦国,礼义不能实施,教化不能实现。道德高尚的人都被罢免而穷困,天下昏暗,德行完备的人反受讥讽,诸侯相互倾轧。在这样的时代,有智慧的人不能参与治理国家,贤明的人得不到任用。所以统治者蔽塞而看不清,贤人遭到拒绝而不被接纳。孙卿不得已装出狂人的神色,让天下把自己看承愚蠢的人。”因此,在命贱如草、世道衰微的时代,他保全了

3、自己,给后人留下了数万言的著作。作为先秦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儒,荀子自命为孔子的真正传人,他也确实在基本方面继承了孔子的精神。仍然是仁义、礼乐、修身;仍然是王道、先王、神秘的“天”;仍然是《诗》、《书》、《礼》、《乐》;仍然是政治、伦理;仍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时代在变,荀子不可能再是孔孟那样的儒家,他吸收了道、墨、法、阴阳诸家的东西,给儒家的旧传统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清醒、冷静、理性、渊博,富于批判精神,他的思想对确立中国宗法专制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他似乎不像孟子那样幸运,但他从人性恶的前提所发扬的礼的精神,却深深地渗透进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4、幸与不幸,都是那样的沉重而惨淡,那样的艰难与痛苦。 在人性的荒野先秦知识分子好谈人性。他们热衷于从人性中探寻社会治乱的原因,从人性中寻找解脱痛苦的出路。他们对人性的态度,或是顺应善良的本性,成就内在的人格;或是桎梏邪恶的本性,导向外在的规范;或是无所谓的通达与超脱。对他们来说,人性似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一切都取决于抽象的人性,那些具体的政治、经济方面的社会矛盾,似乎倒成了次要的东西。在这种对人性的过分重视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我们的精神先辈们,究竟是怎样为我们确立精神起点的呢?我们取法确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是一个邪恶的时代,知识分子处在黑暗的包围中,黑暗给了他

5、们黑色的眼睛,使他们犀利地洞察到了人的众生相,也从而有了种种的人性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自然是影响最大的两种。孟子主性本善,荀子主性本恶,他们都看到了现实人心的险恶,对世道都持激烈批判的态度,但两者角度不同,他们用不同的药方来救世。由性本善引出了孟子的仁政王道,由性本恶引出了礼制的严酷统治。在荀子的感觉中,那是一个颠倒的世界,充满了数不清的灾难和价值的混乱,真是糟透了。请看他针对“天下不治”而写的那一首“佹诗”:“天地易伦,四时易乡。列星殒坠,旦墓晦盲。……仁人绌约,敖暴擅强,……蚩龙为蜒蜓,鸱枭为凤凰,比干见剖,孔子拘匡……”,感情极其浓烈。荀子借舜之口慨叹:“人情甚不美

6、”(《荀子·性恶》),他所看到是一片人性的荒野,他要在这荒野上开拓出礼义法制的文明之路,确立起一个整合有序、公正美好的社会统治秩序。然而……人性是什么?在荀子看来,人本是一种自然存在,人性就是人的自然共性,是人从自然所获有的“恶”的规定性。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生物本能;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的天然追求;好荣恶辱、妒忌憎恨、好利恶害的社会心理,都是人性的生动表现,人必然为之所累。放纵本性,任其自由的结果,只能是道德伦常的败坏、法制纲纪的颓废,满世界的混乱与残暴。人性恶,人都是天生的坏蛋,孟子所谓人性善是绝对错误的,人决计不是什么生来的“天使

7、”。人的善良与美好不但不是人的人性中固有的,而且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人之所以向善,那是因为人性中本来没有善;人之所以求美,那是因为人性中本来没有美。美与善都是属于社会的认为的东西,而“性”则是不关人为的自然规定性。然而,荀子对人并不感到绝望,他企图用人类社会的“礼义法度”来改造人性。在他看来,这种改造人性的努力是完全有可能成功的,人类走向文明的道路,就是一个“化性起伪”、不断改造人性的过程。通过感性的积极进取的实践活动,背离原有的本性,人们就会创造出一个美好和谐的理想社会。在荀子看来,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品质,不是先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