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各具特色的民居导学案

8.各具特色的民居导学案

ID:31938428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9

8.各具特色的民居导学案_第1页
8.各具特色的民居导学案_第2页
8.各具特色的民居导学案_第3页
8.各具特色的民居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8.各具特色的民居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各具特色的民居主备教师:复备教师:审核人:一、内容分析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学习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和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本课的的重难点二、课标要求阅读说

2、明性文章,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三、学情分析六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相对稳定的阶段。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和探索能力较强,因此本课教学尽量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综合性学习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四、教学时间一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二、学习方式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三、评价

3、方式口头交流、小组汇报、书面练笔等,四、评价样题五、导学准备六、导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北京胡同、上海石库门、陕西窑洞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

4、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2.检查字词认读。3、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画一画。4、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三、合作探究,了解民居特点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体会民居特点。(根据课文内容填表)对比学习,体会民居特点。从建筑位置、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

5、“世界民居的奇葩”?从建筑位置、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客家民居傣家竹楼位 置 成因 材 料 结 构 文化内涵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3、集体交流,感受特点。交流“客家民居”特点。抽小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交流“傣家竹楼”特点。抽小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4、看图具体理解两种民居特点。(1)客家民居;(2)傣家竹楼四、体会说明方法:1.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

6、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五、课堂检测读句子,回答问题。(1)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奇葩”的意思是                                       ,在这个句子中,“奇葩”指的是                   。从“数以千计”这个词语可以看出                        。(2)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

7、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                            。 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是因为                               。(本环节结束时应安排以下内容):1.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对照学习目标,我给自己的评价是:目标1:非常棒好一般目标2:非常棒好一般2.反思总结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需要提高的有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板书设计各具特色的民居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世界民居奇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