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

ID:31930835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28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_第1页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_第2页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师  1.名词,老师。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无常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修饰“道”)  2.作动词用,学

2、习。例如:  “吾师道也”。  3.姓。例如:  “师襄”出  1.动词,产生,发生。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2.动词,超过。例如:  “其出人也远矣。”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

3、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之  1.人称代词,代人,他。例如:  “吾从而师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例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3.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的。例如:  “古之学者”。  “童子之师”。  4.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傅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结构助词,宾语提到动词前的标志。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其  课文中出现1

4、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其  副词,表示推测关系的语气,大概,恐怕是。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乎  1.语气助词,表示反诘或推测语气,相当于“呢”或“吧”。例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诘,呢

5、。)  “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吧。)  2.介词,表示时间或比较,相当于“在”或“比”。例如:  “生乎吾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表比较,比。)于  1.介词,表示处所、方向,向,从,在。例如:  “耻学于师。”(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从、在)  2.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例如:  “于其身也。”  3.介词,表示比较,比。例如:  “师不必贤于弟子”。  4.介词,表示被动,受,被。例如:  “不拘于时”。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6、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以相师为耻判断句“……者,……也”,或“……也”,不用判断词。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倒装句,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中间加结构助词“之”做标志。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名词、形容词活用如动词后意义的变化:  ①耻:以……为耻。  ②师:以……为师;向……请教(学习)。  ③羞:以……为羞。  ④小:以……为小。  ⑤奇:以……为

7、奇。宾客:以……为宾客(把……当作客人来招待)。  ⑥粪土:以……为粪土(把……看得一钱不值)。  补充通假字:  ①受:通“授”。  ②不:通“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