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29759
大小:24.8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8
《他的诗真夸张课群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他的诗真“夸张”》教学设计本节课试着融合生本的理念,通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进行初步感知学习内容——了解李白其人及创作特点、夸张,接着交流材料的这四首诗,由扶到放。然后,交流李白其他诗中的“夸张”句子,发现多维度的夸张。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一首“夸张”的诗。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在小组的合作,班级的交流,建构自己“新认识”的李白。同时,初步学会用“夸张”的手法写诗。【教学目标】1.阅读李白的四首古诗,找到古诗中的夸张句,感受夸张写法的作用。2.拓展李白其他夸张写法的古诗。3.读写结合,尝试创编一首“夸张”的诗。【教学重难点】1.在诗句中感受夸张写法的作用。2.读
2、写结合,尝试写诗。【教学过程】一、漫画导入1、(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来看大屏幕,猜猜他是谁?)出示人物漫画,学生看漫画猜人物。--李白(相机引导:他是诗人,他还写了这首诗。)2、李白简介(1)请同学来介绍你了解的李白。(2)师课件展示李白简介,齐读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这个人性格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诗作中很多都是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3(1)揭示议题:板书
3、:他的诗?。(我们今天就来学他的诗,他的诗的什么特点呢?老师暂且保密)(2)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要悟其诗得先知其人。通过交流,对李白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接下来的组诗学习。二、诗中有“夸张”(一)《夜宿山寺》发现“夸张”1.师:来,我们先来学第一首:出示《夜宿山寺》。2.请同学们拿着你们的阅读文本一,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来,请同学读(纠正字音,节奏)3.齐读古诗,读了这首诗,你觉得诗中会有哪些景物啊?在诗中找一找告诉老师。请学生回答,老师贴简笔画。(楼、星星)(指导学生借助诗句、注释说诗意,想象画面。)5.李白夜晚就是住在这么高的山寺中,这山寺有多高啊?板书(百尺
4、)小结:你觉得李白写这山寺高百尺可能吗?(不可能)既然不可能为什么还这样写?(引出学生体会夸张的表达手法)师:是的,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是为了突出楼之高。高的都可以摘星星了。可见他的诗真什么?板书:夸张三、阅读《秋浦歌》、《望庐山瀑布》,《相逢行(节选)》体会“夸张”。师:下面老师还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这三首诗你还能在诗句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请同学们拿出文本二。课件出示表格已经完成的表格篇名夸张的诗句夸张的词《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百尺《秋浦歌(其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三千尺《相逢行(节选)》须臾发成丝须臾齐
5、读阅读导语。小组合作学习:先读古诗,找出古诗中的夸张句,完成表格。1.全班交流汇报学习,共同完成表格。小组分享组内学习成果;2、出示完成的表格:比较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找不同;相同:(预设)都是用的夸张修辞,都是借助夸张修辞表现事物特点;不同:(预设)描写的事物不同。师引导:夸张的形式不同,《相逢行》缩小夸张(夸小),其他三首都是扩大夸张(夸大)。从李白的这些诗中,我们知道夸张包括了夸大、夸小(板书)3、师:这四首诗都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李白为什么那么喜欢用夸张句来写诗呢?下面老师就要请你们分组来读这四首古诗,说说这些夸张句的作用。(突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
6、情?)4.师小结并板书:从你们的理由中,我知道了原来“夸张”能够强调事物的特点,使它特点更加突出:“危楼高百尺”突出了楼高;“白发三千丈”突出了白发长,进而突出了忧愁多;“飞流直下三千尺”突出了瀑布的一泻千里;“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突出了时间快,表达了诗人的惆怅。5.板书:那么综合你们所说,夸张的魅力在于能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诗人的情感。6、其实,除了夸大和夸小,还有一种夸张形式——超前夸张,是什么来看老师补充阅读,大家自己读,思考老师的问题,这是哪种夸张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提出“合作探究”
7、的教学理念。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各有所读,各有所得”,通过建构,达成共识。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会倾听。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对阅读篇目进行统整,感悟李白诗的“夸张”。四、我也是“诗人”师:好,学到这,我相信大家对夸张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了。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能写出相应的夸张句吗?请看大屏幕【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要引导学生把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写作,形成自己的表达力。本环节旨在以读促写,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好习惯。五、推进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