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的批判性研究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的批判性研究

ID:31922567

大小:28.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27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的批判性研究_第1页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的批判性研究_第2页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的批判性研究_第3页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的批判性研究_第4页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的批判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的批判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的批判性研究摘要:近年来,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风生水起,成为了网络用户凸显自身存在方式的重要路径,变成了用户与他人进行平等互动的基础条件和崭新风尚。知网中关于朋友圈“点赞”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使用满足、点赞党以及网络情绪等意义生产传播上,本文在梳理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和归纳了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的现象和功能,以期盼能对当今“点赞”行为文化做出批判性的不同认识。关键词: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意义生产;批判性研究人作为群居性动物,注定不能够离开社会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以孤芳自赏或者自顾自怜的

2、姿态存在,这是人的社会性属性,也就决定了人必须与其他人打交道,而随着社会交往成本变得低廉,网络媒体以快捷便利、即时互动和裹挟意义的文本解读成为了各种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微信作为当前国内最成功的即时通讯类App,目前月活跃账户已达到近6亿,据腾讯新闻的数据显示,55.2%用户每天要打开微信10次以上,在微信6.1发布上线以来,朋友圈每日平均“点赞”次数合计达到3亿之多,一个网民一年大约送出12367个赞,“点赞”成为了互联网平台上的全民盛事。在中国知网主页输入“点赞”进行搜索查询,2015年就有24376条。这些研究普遍集

3、中视角于社会资本、使用与满足、点赞党和网络情绪等传播学概念上。本文从这些研究思路出发,从“点赞”文化的研究路径与文化生产意义等方面进行批判性思考,以期盼能对当今“点赞”行为文化的表达及研究做出不同认识。一、“点赞”行为文化研究视角的批判反思文化是一种反思也是一种态度的宣泄,人类学学者保罗·威利斯认为:“所有那些在‘文化’领域中被提起的,都被认为包含着复杂的人类形态和关系:从微观人际交往到群体规范过程,以及交流形式的价值,它提供文本和形象;并且扩展到制度形式与规范、社会表现和社会形象,扩展到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4、英]克里斯·巴克.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点赞”文化源于网络语言,依托文化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启示,从文化和意义层面的分析是引导我们辨识“点赞”文化的值得参考的视角。本文就对几个常见的研究路径进行了批判反思。(一)“点赞“行为分析在对文献研究的分析总结中,发现“点赞”行为的目的多与“社会资本”和”使用满足”理论相关联。社会资本一词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将其概念化,它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

5、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对个体而言,社会资本允许一个人使用其社交网络中其他成员的资源,包括有用的信息、人际关系和组织团队的能力。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交媒体携带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它是感情关系的弱链接,指个体间的松散关系,提供有用的信息或观点而使情感得到保养和维护。因为交往成本变得越来低廉,快捷的“点赞”帮助用户建立起了更大范围内的关系网络,提升了个人的社会资本。看似很有道理,却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说明确实是因为“点赞”而不是朋友圈或者其他方式的交流互动增进了个人的社会资本。“点赞”作为一种弱连接的沟通方式,一种桥接性的沟通,适用于萍水相逢或者

6、私交不笃的朋友之间,大多只是一种从众或者语言空白下的勉强为之,而真正熟稔的朋友却往往会选择评论、私聊、打电话或者直接见面这样更亲近和有效的交流方式。“点赞”从形式上来说是互动,实质上却大打折扣,这样一种几乎零成本的沟通是一种随意为之,所谓泛泛之交的互动方式,而且大量的“点赞”也会招致反感和相斥,所以说这只是虚假的沟通,与社会成本其实并无多少关联。作为万能钥匙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可谓是无所不包。学者熊澄宇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把无数个体的信息终端连成一个整体,使人们不仅在实体空间里,而且在虚拟空间中也构成人群、社区和社会。各种移动信

7、息终端的出现,使网络传播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信息交流从理想变为现实。”[[]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虽然“使用”满足了很多网络用户的情感需求,但是稍微细想便能认识到,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和“使用与满足“并没有太多的关联。一项关于点赞方式的调查中,一些人数不小的群体比较引人注意,他们是:点赞没有太多想法,甚至不太清楚按钮的意义;惯性点赞;随大流。[[]舆胡翼青:《论网际空间的“使用—满足理论”》,《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8、.]这些群体并没有特定的需求要满足,也没有主动向“点赞”索取。使用能够无意中满足他们一些心理需求,例如从众的需求,但也与交流无关。“点赞”只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和“举手之劳”的手动行为。“点赞”功能被广泛使用的另一原因在于信息接触成本和人际交往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