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来安县志

(道光)来安县志

ID:31897401

大小:4.03 MB

页数:519页

时间:2019-01-25

(道光)来安县志_第1页
(道光)来安县志_第2页
(道光)来安县志_第3页
(道光)来安县志_第4页
(道光)来安县志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光)来安县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历代方志丛书来安县志(清)刘廷槐纂修余培森修订来安县地方志办公室黄山书社序今逢盛世,当我调来安工作之时,正值全省二轮修志之际。我们既认真抓紧来安新志续修工作,又进行了来安旧县志整理工作。现在,旧志点校本即将付梓问世,遵县志办负责同志之嘱,草成下文,权当作序。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溯源较早,但所纂志书散失居多,而成书传世于今者,当以明天启刊本《来安县志》为肇端,其后亦仅有清雍正刊本、道光十年刊本两部《来安县志》。这些都是我县的宝贵文化遗产。这次旧志整理是以清道光十年刊本《来安县志》为底本,并用天启本和雍正本作了校勘,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和使

2、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来安是历史的来安的一个发展,只有充分了解历史,懂的历史,才能在新的征途上勇往直前,才能更好地建设来安,开创未来。在旧志整理工作中,我们荣幸地聘请到滁州学院景刚、曹小云两位教授为我们作点校工作,他们在百忙之中不辞辛苦,广涉旁搜,精心校勘,使旧县志得以付梓问世。我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向乐于奉献,默默耕耘,甘于清苦,执着求索的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们表示诚挚谢意!“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书此掩卷,更感任重道远。吾辈更当倍加努力,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新《来2安县志》写出更加光辉灿烂的续篇,以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千秋。来安

3、县人民政府县长二○○五年十一月3安徽省旧志整理出版委员会成员顾问:田唯谦谢广祥崔厚贤主任:朱文根副主任:王宜斌莫欣诸伟奇易向军委员:钱金喜左克诚张曦仲葛政张国清殷玉林卢刚和宝友李长凤张祥林张启华李祖鑫张克锁杨维发李剑军汪富贵王志平邓建设李新民李益保《安徽历代方志丛书》编审室成员主任:王宜斌副主任:钱金喜4来安县旧志整理委员会成员主任:张有志副主任:高怀忠周忠友魏晓雁高学发胡炳成顾问:胡先德成员:陈宏英张维周伦昌陈宝国王德聪来安县旧志点校人员景刚曹小云胡先德胡炳成来安县旧志编审人员责任编辑:胡炳成审稿:余国庆5《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前言安徽襟江带淮,无论自然条件,还是人文

4、风俗,皆有南北兼容的特点。历史上泼墨操戈,代有风流;百业竞技,各显其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方志是其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安徽方志历史上可追溯到汉代,有《庐江七贤传》《九江寿春记》等。罗愿《新安志》是安徽流传下来的惟一一部宋代志书,也是方志体例定型的代表作之一。志书编纂,代代相济,明清时期数量巨增。安徽地灵人杰,文风昌盛,地方官员、文人学士或贤达名流都乐于修志,参与修志的著名学者有章学诚、洪亮吉、孙星衍、龚自珍、李兆洛、邓廷桢、何绍基、赵绍祖、赵吉士、刘师培等人。众多名流的参与保证了志书编纂质量,章学诚《和州志》、邓廷桢《安徽通志》、孙星衍《庐州府志》、赵吉士《徽州府志

5、》、洪亮吉《宁国府志》、李兆洛《凤台县志》等一批名志为安徽留下了一笔宝贵而又丰富的文化遗产。历经风雨洗劫,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历代方志现存470余种。旧志含有大量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史料,是研究安徽、建设安徽的重要信息资源。整理和出版旧志,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文化事业。安徽1999年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后,省地方志办公室和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开发旧志资源,计划从1949年以前的安徽历代方志中精选百种,加以校勘、标点,整6理编纂成《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出版。2000年11月,省地方志办公

6、室成立省旧志整理出版委员会,下设《安徽历代方志丛书》编审室,负责制定出版规划、点校通则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安徽历代方志丛书》的规划出版工作。2003年,全省旧志整理工作正式开展。整理旧志是一项学术性很强、意义深远的工作。《安徽历代方志丛书》规模大,历时长,涉人多,至此,省旧志整理出版委员会对为这项工作付出艰辛劳动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安徽省旧志整理出版委员会二○○四年十月7《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出版说明安徽现存历代方志470余种。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整理出版一套《安徽历代方志丛书》,继承宝贵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为

7、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历史信息,为编史修志继承与创新提供历史借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安徽历代方志丛书》选编1949年以前安徽境内历代各类志书以及未出版的优秀志书稿百种,统一版式,统一封面,分册出版。《安徽历代方志丛书》点校整理分工采用辖区对应的原则,省志办负责旧省志整理,市志办负责境内旧府、州(直隶州)志整理,县(区)志办负责境内旧州(属州)、县志整理。各志体例版式和点校通则大体如下:体例版式1.标点,校勘,简体,横排,大32开本,精装。2.每志扉页后尽可能地印制该点校底本的书影照片。3.每志前撰写提要。内容为版本介绍、编纂年代与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