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上)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上)

ID:31856445

大小:247.99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1-22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上)_第1页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上)_第2页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上)_第3页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上)_第4页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中世纪德国文学第一节概述德国中世纪文学基本上是德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学。德国中世纪的起点,历史学家公认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但德国中世纪文学的开始,大多数文学史家认为应从八世纪算起,因为古代高地德语在八世纪才渐渐形成;德国中世纪文学的结束,一般认为到十五世纪末。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的崩溃,作为日尔曼族一支的法兰克人在欧洲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法兰克国家。封建制度在不平衡的情况下开始发展起来,到九世纪初,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法兰克王国的鼎盛时期是查理大帝(742—814)在位时期,他在800年加冕成为皇帝

2、。到九世纪末,在查理大帝的帝国版图上出现了三个王朝,即在他死后由他的三个孙子所分别统治的东法兰克王朝、西法兰克王朝和中法兰克。马克思曾写道:‘查理帝国是近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奠基的先①导”。东法兰克王朝后来就发展为德意志国家。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在中世纪也有了相应的发展。直到八世纪之前,在说高地德语的地区,还几乎没有人读和写。那时教会拥有很大的势力,僧侣们使用拉丁语言文字。约在750年才开始有人把《圣经》从拉丁语口译成古代高地德语,用于布道。后来逐渐出现了以宗教宣传为目的的诗歌,它们的创作者多是僧侣教士。在这种

3、情况下,古代高地德语文学受到了排挤和摧残,但是在德国人民中间产生的许多故事、传说、咒语等还是以诗歌的形式借助口头得以流传下来。十世纪福尔达的一个僧侣用文字记下了出之八世纪的两首咒语。到十九世纪人们在麦尔堡发现了大约是十世纪中叶记载下来的一些咒语,文学史称之为“麦尔堡咒语”。在这些咒语中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和要求。诗歌多半是用于劳动或跳舞时伴唱的,有的是歌咏爱情的情歌,有的是颂扬在世的统治者或昔日的英雄的赞歌。还是富尔达的僧侣,他们约在810至820年之间用古高地德语记录下了一首歌,也是唯一的一首,这就是《希尔德布兰特之歌》。除此,一个无名诗人在8

4、30年用古萨克逊语写了一首《救世主》,这是用头韵的形式写成的;还有一首诗歌是由奥特夫利特·封·魏森堡(约800—880)用莱茵法兰克口语根据福音书改写的《基督》。在这两首诗歌里,作者想表明,不光是用拉丁语,就是用民间语言也能颂扬基督教。在他们的笔下,彼岸的基督身上有着此岸的统治者的影子。《救世主》还沿用头韵,而《基督》则已开始用尾韵的形式了。魏森堡改头韵为尾韵,这在德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的意义,从此以后,古老的头韵形式便解体了,代之而起的是借鉴拉丁语的颂诗而发展起来的尾韵。到公元962年,奥托一世建立起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并

5、不是统一的。到了十二世纪霍亨史陶芬皇朝,由于连年的对外战争,国内诸侯割据更为严重。尽管如此,封建制度日益巩固,城市越来越多,商业、贸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由于多次的十字军东征,开扩了眼界,接触①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第五章,载《历史研究》1978年第一期。了东方文化,这一切为文学的繁荣奠定了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基础。古代高地德语到这时发展为中古高地德语,这为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提供了更有力的手段。中世纪中期文学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史诗和宫廷抒情诗所取得的成就。史诗是封建社会宫廷文学中占主要地位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全盛时期是在十二世纪到十三

6、世纪。在题材上它大都取之历史,形式上也多是以法兰西的史诗为榜样。早期的宫廷史诗多是出之教会诗人之手,如《皇帝纪年》(1150)、《亚历山大之歌》(约1150),都是属于宣传教会的作品,有着明显的禁欲主义的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进一步要求,一些教会诗人逐渐摆脱了宗教的影响,在这类史诗中更多地表现了世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约1170年一个名叫康拉德的教士写了《罗兰之歌》,它可以看作是由宗教题材的史诗向世俗题材的史诗的一个过渡。这是作者受国王狮子查理的委托,以法兰西的武功诗为样本而创作的。中世纪最著名的也最有代表性的史诗是由佚名诗人写

7、的《尼布龙根之歌》和《谷德仑》,以及由诗人哈尔特曼·封·奥埃写的《可怜的亨利希》、沃尔夫拉姆·封·埃森巴赫写的《巴其伐尔》、哥特夫利德·封·斯特拉斯堡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除此,还有一些诗人,如亨利希·封·维尔德克、卢道夫·封·埃姆斯等人,他们也都创作了一些史诗作品,但多是受法国史诗的影响,缺少更多的民族特色。从十二世纪中叶起,在德国出现了一种有特殊内容的宫廷抒情诗,到十三世纪达到了全盛期。这种宫廷抒情诗源于法国的普罗旺斯,它的产生与当时妇女在宫廷中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一些贵夫人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取得举足轻重的权力,在她们每个人

8、的周围都有一大群依赖她们的骑士,她们成为歌颂、求宠、求爱的对象。德国的宫廷抒情诗虽然受法国宫廷抒情诗人的影响,但它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也含有宗教和民歌的成分。德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