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

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

ID:31855738

大小:367.61 KB

页数:120页

时间:2019-01-22

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_第1页
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_第2页
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_第3页
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_第4页
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_第5页
资源描述:

《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一、宁夏回族风情塞上江南滔滔黄河,巍巍六盘,雄浑壮丽,峻峭贺兰,无垠草原,分外妖烧;千里沃野,茫茫沙海,金光泛泛。眺望这山川秀丽的宁夏,不由得使人想起唐代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位于我国西北腹地、黄河中上游。南接甘肃,东连陕西,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首府银川市,辖4个市、2个地区、15个县。人口465万(1990年),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宁夏形似枣核,两头尖,中间大,东西宽45~250公里,南北长465公里。地势南高北低,由北向南可分西北部高原、银川平原、贺兰山地、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地区;黄河经黑山峡进入宁夏,纳各支

2、流后北上,又有秦渠、汉渠、唐徕渠长流不息,构成通常所说的“塞上江南”。不同类型的地区,形成不同特色的景观,使宁夏秀美抬人。宁夏深居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冬长严寒、夏短酷热,雨量稀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大沙多,蒸发强烈,无霜期短而多变等特点,年均气温5~9℃,昼夜温差较大,故有民谣流传:“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黄河如带,贯穿全自治区,气候于而土壤不旱,地势高而气候不寒,真所谓“天下黄河富宁夏”,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盛产稻麦、瓜果,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宁夏物产丰富,被誉为红、黄、蓝、白、黑的“五宝”,久负盛名。矿产资源近50种,各地有不同类型矿产地300余处。已探

3、明储藏量的有煤、石膏、石油等17种。煤是宁夏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煤质优良,品种齐备,储藏量居全国第5位,特别是太西煤,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宁夏,这块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像一颗被埋没的明珠,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建立了能源、电力、轻纺、机械、冶金、化学、建筑、交通等工业,为宁夏现代化建设打下了物质基础。宁夏紊以“塞上江南”闻名于世。那么,这一美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宋代著名地理志《太平衰字记》有这么一段记载“灵州(指令宁夏北部地区)本杂羌戎之俗,北周大成一年(公元579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

4、礼好学,习俗相比,因谓之塞北江南。”14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江南已成繁华之地,开始为统治者瞩目、为世人所称道,所以在南方入迁来较多时,便得了这么个雅号。据此,“塞上江南”的原始意义仅着眼于居民来源、语言风俗等方面。以后,随着唐代唐沫渠灌区的大规模开发,稻麦面积迅速扩大,粮草充盈,士马强盛,民食充富,而且水乡景色与边塞风光交相辉映,给“塞北江南”增添了更多新的含义。唐代中叶韦蟾的诗句:“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鸣”。宁夏是我国最古老的灌区之一,引黄河水灌溉已有2000年的历史。早在秦朝就在此设郡县,行“屯垦”,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修筑长达百余公里

5、的秦渠和汉延渠。把原先的茫茫草原,改造成为我国西北最古老的大灌区之一。汉武帝时又建汉渠、光禄渠、美丽渠、七星渠等。两汉盛世,已经出现了“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繁荣景象,人们把这里与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关中相提并论。唐代对已淤积阻塞的光禄渠进行疏浚,伸延300多公里,并赐名唐徕渠,成为迄今最大的古灌渠。明清两代又修筑惠农渠、羚羊夹、羚羊寿等渠,历经盛世治理,黄河灌区渠道纵横,稻田遍布,一派江南风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使宁夏平原成为发展自流灌溉的理想地区,其自然条件之优越,可与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埃及的尼罗河沿岸绿洲相媲美!回族溯源回族是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独特文化的民族。

6、公元7世纪以来,有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久居中国,他们和他们的后裔被称为“蕃客”或“土生蕃客”。到元代则被称为“回回蕃客”。13世纪初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细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被称为“回回人”,后来他们也如此自称。回族就是由上述的“回回蕃客”和“回回人”在我国土地上落地生根并在同汉族以及蒙古、维吾尔等族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回族的生成是和伊斯兰教分不开的,是伊斯兰教把肤色、形貌不同,语言、习俗各异,经济及社会生活差别很大的中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与蒙古人、维吾尔人、汉人等,在一定的地域内和社会经济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交融,凝合为一个回回民族

7、。宁夏回族的来源,早在唐代,宁夏地区就曾留下了大食及西域各国穆斯林军士、商人及贡使过往的踪迹。到北宋、西夏时期,东来的穆斯林客人也多数从玉门、酒泉经西夏属地而至中原。元朝是西域穆斯林大批入居中国的时期。元初,随着蒙古军队的东归,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当时,战争和农耕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东来的穆斯林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编成“探马赤军”(以蒙古所属的五个部族为主,并有色目人及汉人参加而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