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doc

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doc

ID:31851855

大小:3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21

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doc_第1页
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doc_第2页
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doc_第3页
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doc_第4页
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  【作者简介】龚留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 开封 475001)  【内容提要】朱绍侯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半个世纪来笔耕不辍,在中国古代史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在对他的访谈中,内容涉及到了其治学经历、主要学术成果、学术风格及他长期形成的史学观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最后,朱先生还对当前学术研究的环境和风气提出了自己的评判,并对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做出了乐观的展望。  【摘要题】访谈录  【关键词】朱绍侯/军功爵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史》/史学观和方法论【正文】  在编写教材的

2、过程中,并不是1切都由我主编说了算,有些问题我也要向执笔人让步,妥协是必要的。如我认为名田制是土地长期占有制,而多数人都主张是土地私有制,我也就只好按大家的意见办。既然是合作就要有互谅互让的精神,“1言堂”是办不成事的。《中国古代史》在10院校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79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先以“试用教材”的名义正式出版。1980年由教育部召开审稿会,通过正式验收,它于1981年以“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名义出版。令人欣慰的是,自本教材面向高校、面向社会发行后,受到高校师生和各界的欢迎,迄今已修订改版4次,发行量达1百多万册,这是我们始料所不及的。  

3、再谈1下《今注本宋书》的编写情况。这是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今注本2104史”中的1部,该工程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发起,由“今注本2104史”编委会具体执行,总主编是著名学者、文史专家张政烺先生。以下每部史书设立1位主编,我被聘请为《今注本宋书》的主编。  现在通行的“2104史”,除“前4史”外原来都没有注释,所以这是1项开拓性的工作。为完成此项艰巨任务,我邀请5位拥有博士或教授头衔并且都出版过相关学术专著的中年学者参加。在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总主编张政烺先写出《今注本2104史编纂总则》作为注释工作的法则。在此基础上,我又写出《今注本宋书编纂细则》,作为注释《宋书

4、》的执行依据。大家分工注释,我也分到《宋书》中的10卷“本纪”和4卷“列传”。严格地讲我对古文献注释工作是外行,其他5位中年学者也都没有注释古书的经历,我们都得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边学习,边注释。原来我们都知道搞文献注释要有深厚的学识功底,需要有古文字学、古音韵学、目录学、训诂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典章制度、文化历史掌故等各类知识,并且手头还要备有各种合适的工具书。注释《宋书》是1项开创性的工作,肯定难度不小,但在我们工作开展起来以后,才知道原先对困难的估计还是非常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原来以为找1个最好的《宋书》底本,然后对《宋书》中的疑难问题作出必要的解释就可以了。

5、却没有想到1是《宋书》本身原来就有错误;2是它在流传过程中又产生不少错误;3是最好的中华书局本《宋书》在标点、校勘上也有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做基础的校勘考证工作。另外,南朝人写文章爱用典故,沈约在《宋书》中就引用了很多这类文章,或1句1典,或两句1典,甚至1句两典。如果对典故的出处和内涵不清楚,对文章内容和历史背景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在标点断句上就会盲目。为注释文中典故,我们耗费了许多精力。  参编的5位中年学者,对注释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都按时完成了任务,交上来的稿子总体质量上还是很好或较好的,但也存在1些问题。从技术的角度讲,有人注释时忘记了《编纂总

6、则》和《细则》的规定,而总按自己的写作习惯信笔而下。从注释的内容讲,有人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或略而不注,或虽注了但不够准确。对此,我作为主编必须“纠正、补充、修改”之。这虽然只有6个字,做起来却是很难的。为了《今注本宋书》,从1996年到2000年,我整整耗费了5年时间。现在看来,虽不能说把《宋书》中存在的问题都解决了,更不能说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准确无误,但我已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了。至于遗留问题或注释中的失误,就只好在出版后敬请专家和读者指正了。  以上这些大型协作项目,虽然不属于我计划内的研究课题,但是我1旦接受下来,就把它们当作计划内的项目1样认真对待。另

7、外像《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中国历代宰相传略》、《后汉书精言妙语》、《中原文化大典·人物典》等大型协作项目,我均持此态度。我绝对不作欺世盗名、不劳而获的挂名主编。我最近几年由于年事已高,无力再搞长期大型的研究项目,多搞1些“0打碎敲”的研究课题。  所谓“0打碎敲”的课题,主要是随着姓氏溯源和文化寻根热潮涌来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我总是被邀参加1些文化研讨会或名人故里论证会,而且要写1些文章。对于这些会议的参加与否,我是有原则性的前提条件的:会议发起主持方所要达到的结论,如果与我1向的意见相合,我就参加;如果不合,则不参加。如果实在推托不掉,就事先说明我参加会议

8、但不发言不写文章,再不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