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陈集中学期末复习教学案(4).doc

阜宁县陈集中学期末复习教学案(4).doc

ID:31843581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1

阜宁县陈集中学期末复习教学案(4).doc_第1页
阜宁县陈集中学期末复习教学案(4).doc_第2页
阜宁县陈集中学期末复习教学案(4).doc_第3页
阜宁县陈集中学期末复习教学案(4).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阜宁县陈集中学期末复习教学案(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阜宁县陈集中学期末复习教学案(4)----------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ADBCE一、知识点:1.等腰梯形的定义:①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为梯形。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称为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称为腰。ADCB②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2.等腰梯形的性质: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是两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③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3.等腰梯形的判定:①在同一底上的2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②补充: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二、举例:例1:填空:1、

2、等腰梯形的腰长为12cm,上底长为15cm,上底与腰的夹角为120°,则下底长为cm.2、如果一个等腰梯形的二个内角的和为1000,那么此梯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等腰梯形上底的长与腰长相等,而一条对角线与一腰垂直,则梯形上底角的度数是______;4、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底角等于600,它的两底分别为13cm和37cm,它的周长为_______;ADCB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120°,对角线BD平分∠ABC,则∠BDC的度数是;又若AD=5,则BC=.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3、中,AD∥BC,AB=AD,BD=BC,则∠C=0。例2: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试说明:AO=DO.例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C=BD。试说明: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例4: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cm,BC=7cm,E为CD的中点,四边形ABED的周长比△BCE的周长大2cm,试求AB的长.例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M为BC中点,则:(1)点M到两腰AB、CD的距离相等吗?请说出你的理由。(2)若连结AM

4、、DM,那么△AMD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3)又若N为AD的中点,那么MN⊥AD一定成立.你能说明为什么吗?ADBCEFM例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E为CD中点,AE与BC的延长线交于F.ADEFCB(1)判断S△ABF和S梯形ABCD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2)判断S△ABE和S梯形ABCD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3)上述结论对一般梯形是否成立?为什么?例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AD+BC=AB.则:(1)AE、BE分别平分∠DAB、∠ABC吗?为什么

5、?(2)AE⊥BE吗?为什么?ADECB例8:在梯形ABCD中,∠B=900,AB=14cm,AD=18cm,BC=21cm,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两点同时出发,多少秒后,梯形PBQD是等腰梯形?APDQBC三、作业1、如图,等腰梯形ABC中,AD//BC,AB=CD,DE⊥BC于E,AE=BE,BF⊥AE于F,请你判断线段BF与图中的哪条线段相等,先写出你的猜想,再说明理由。ADBCE2、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B

6、C∥AD,AB=DC,BC=2AD=4cm,BD⊥CD,AC⊥AB,BC边的中点为E.(1)判断△ADE的形状(简述理由),并求其周长.(2)求AB的长.(3)AC与DE是否互相垂直平分?说出你的理由.ADCEBF3、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D=BC,AB=10,CD=4,延长BD到E,使DE=DB,作EF⊥AB交BA的延长线于F,求A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