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和测试

IGBT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和测试

ID:31840199

大小:2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20

IGBT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和测试_第1页
IGBT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和测试_第2页
IGBT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和测试_第3页
IGBT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和测试_第4页
IGBT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和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IGBT驱动保护电路设计和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GBT驱动保护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胡宇吕征宇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310027摘要:本文在分析IGBT的动态开关特性和过流状态下的电气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常规的IGBT推挽驱动电路进行改进,得到了具有良好过流保护特性的IGBT驱动电路。该电路简单,可靠,易用,配合DSP等控制芯片能达到很好的驱动效果。Abstract:Basedonthestudiesonthedynamicswitchingandover-currentcharacteristicsofIGBT,thispapermakessomeimprovmentstotheoriginalpush-pulldrivingcircui

2、t,obtainsanewIGBTdrivingcircuitwhichhasagoodover-currentprotectionfunction.Thecircuitissimple,reliableandeasytouse.CombinedwithcontrollingchipssuchasDSPitwilldoagreatjobindrivingapplications.关键词:IBGT;开关特性;驱动;过流保护;KeyWords:IGBT;switchingcharacteristics;driving;over-currentprotection1引言IGBT集功率MOSFE

3、T和双极型功率晶体管的优点于一体,具有电压控制、输入阻抗大、驱动功率小、控制电路简单、开关损耗小、通断速度快且通态压降低,易高压大电流等特点。在IGBT的应用中,驱动和保护一直都是研究的关键技术,特别是过流保护方面。IGBT器件本身以及它在电路中运行条件的特点,决定了其过流保护和其他开关器件相比有很大的差别。IGBT的过流保护电路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和运行安全。2IGBT驱动电路2.1IGBT的开关特性图1IGBT等效电路图2IGBT开关波型图3IGBT静态特性曲线由图1所示IGBT的等效电路和器件的内部结构可知,IGBT的开关控制是通过和MOSFET类似的栅极结构来完成的,因此

4、IGBT和MOSFET的开关过程大致相似。图2为IGBT硬开关时VGE、ICE和VCE的波型。开通时,当VGE达到开通门限后,到t2时间,ICE达到最大值,VCE下降过程中,由于和MOSFET一样的密勒电容CGC的作用,栅极电压基本恒定,延缓了IGBT的开通过程,当VCE下降结束,ICE达到稳态值,CGC作用消失,VGE以较快的上升率达到最大值。为了降低此效应,应该使栅极驱动源的内阻足够小,增加流经CGC的电流,加快开通速度。关断时,同样由于密勒电容的效应,当VCE上升的过程中,VGE有一段近似恒定的时间,影响关断的过程。另外,由于IGBT是双极性器件,在关断过程中有一个少子复合过程,造

5、成关断时的拖尾电流,这是IGBT和MOSFET开关最大的不同点,如图2所示,这也是影响IGBT工作频率的最主要原因。2.2IGBT驱动电路的要求2.2.1开通正栅压如图3IGBT静态特性曲线所示,IGBT正栅压VGE越大,导通电阻越低,损耗越小。但是,如果VGE过大,一但IGBT过流,会造成内部寄生晶闸管的静态擎柱效应,造成IGBT失效。相反如果VGE过小,可能会使IGBT的工作点落入线性放大区,最终导致器件的过热损坏,比较理想的IGBT驱动电压范围是12V

6、器件的误开通。为提高驱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在关断时栅极加适当的负偏压,一般取为-10V

7、T内部有寄生晶闸管,在规定漏极电流范围内,其产生的正偏压不足以使晶体管导通,当漏极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正偏压足以使晶体管导通,近而使寄生晶闸管开通,栅极失去控制,发生擎柱效应。此时关断无效,集电极电流很大致使IGBT损坏。当电流还未达到擎柱效应所需电流大小时,如果IGBT运行指标超过SOA所限定的电流安全边界,也就工作在了过流状态下,长时间过流运行造成很高的功耗,损坏器件。当最严重的过流情况,短路发生时,电流很快达到额定电流的4-5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