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833779
大小:183.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1-20
《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_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呼市四中小学部为例中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不高。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晚,阅读能力偏低造成的。呼市四中(原内蒙古电力中学)小学部从2000年8月起,在新生一年级选择使用了被国家教委和中央教科所认可的七种识字教学方法之一的“韵语教材和韵语教学法”。所用教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韵语教学研究与实验》(丛书)。“韵语”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各年级
2、的训练目标明确集中、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核心,将基础知识寓于能力训练的过程之中。该教材从读写例文的选编、习题形式的设计到训练要求的确定,都是把让学生快速形成汉语言能力作为主攻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作为训练主线,使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具体。与之相适应,在韵语教学中也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情境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尝试性原则。遵循以上韵语教学的原则,针对“韵语”教材的特点,根据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尝试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方
3、面,强调了整体输入,定位联想;多种记忆,趣味识字;循环往复,以熟带生;复习巩固,高效练习;在阅读教学方面,注重了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激发兴趣,广泛阅读;优化课堂,简化头绪;优化学法,培养能力;在作文教学方面,侧重于起步成篇,循序训练,读写结合,先仿后创。十年的实验之花,终于结出丰硕的实验之果。令人感到欣慰和高兴的是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在学生“尽早阅读,提前写作”的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验班学生的读写能力明显优于普通班;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实验班学生注重主动发展,形成了更良好的个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得
4、到了普遍提高。关键词小学语文,韵语,韵语教学,教学实践绪论(一)韵语与韵语教学4“韵语”,是指合韵律的文句,特指诗词。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学从儿歌、诗词、对联到歌词、戏剧等,都运用了韵语的形式。它不仅形象有趣,朗朗上口,使人喜欢诵读;而且,特别有利于记忆,尤其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学习和使用。“韵语教学”,是指以韵语形式编排教材,以韵语手段指导学生识字、阅读和作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以“韵语识字”为前提,以“尽早阅读”为核心,以“循序作文”为综合发展的一项比较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全套韵语教学实验教材和教法是以激发学
5、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训练自学习惯为主线,以突出读、说、写紧密结合为特点,实行重点突破式的强化训练,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高效。韵语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快速、高效”,它能使小学生在一年级认识2000多个常用汉字,二年级开始独立阅读一般书报,三至五年级就可以进行读写方面的训练。“韵语”实验,是我国教育界公认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成功实验,既符合学生的识字规律,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它强调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尽早地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知识视野,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显著地提高了小
6、学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整体上得到全面提升。“韵语”教学古已有之。中国传统蒙学教育,就是普遍采用了韵语教学的形式。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我们古代的教学,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多诵读、多记忆和多感悟,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所以在蒙学阶段,学生能很快掌握大量的汉字。掌握任何一个“汉字”都要包括“音”、“形”、“义”三方面。作为初学者,首先要牢固地掌握字的“音”和“形”,在此基础上理解“义”。因而古人就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音”和“形”上,通过大量地诵读和背诵来使每个字的读音牢记于口耳之间,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再通过
7、大量的书法训练,使“形”牢记于手眼之间,达到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正确无误。而对“义”却不够重视,仅粗略地讲解其含义,甚至不讲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知,这才是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从识字教学角度讲,这种教学体系的特点是:记诵韵文→认识汉字→学习阅读文言文;以韵文为载体,便于记诵,便于快速识字。读这些读物,最突出的一点是可以随文识字。在阅读乃至朗诵的过程中,儿童能随着韵律节奏乃至趣味不断地熟习生字,以达到识字乃至会写的目标。因此,古人也积累了识字教学方面的经验:第一,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第二,使用韵语和对
8、偶,便于朗读、记诵。第三,在文字学习中渗透着思想教育与情感熏陶。第四,联系日常生活。第五,激发儿童的兴趣。1982年,辽宁省东港市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姜兆臣开始构思当代小学教学中实行韵语教学的可能性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