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猜想】2018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四川成都b卷)(考试版)

【试题猜想】2018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四川成都b卷)(考试版)

ID:31817350

大小:72.1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8

【试题猜想】2018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四川成都b卷)(考试版)_第1页
【试题猜想】2018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四川成都b卷)(考试版)_第2页
【试题猜想】2018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四川成都b卷)(考试版)_第3页
【试题猜想】2018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四川成都b卷)(考试版)_第4页
【试题猜想】2018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四川成都b卷)(考试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题猜想】2018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四川成都b卷)(考试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I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2018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四川B卷】语文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恻隐•(ce)嵯岩(chan)■吹毛求疵■(C1)B.涟漪■(yi)喷嚏(ti)•鳞次栉比■(zhi)C.酷肖■(xiao)执拗(niu)■销声匿迹■(ni)D.猝然(zu)吊唁(yan)一扌不黄土{pou)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A.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愤了。B.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住足欣赏飞瀑流泉。C.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D.

2、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遂洞里蜗行摸索。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在即,成都市各项迎检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B.坐在副驾驶的人因为视觉的原因,经常会对司机指手画脚,殊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C.双方正在通过成都315投诉平台进行协商,但究竟鹿死谁手,现在还不得而知。••••D.希望美方悬崖勒马,不要把中美双边经贸关系拖入险境,以免造成损人不利己的结果。••••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家乡是成都市金堂县人。他曾在中国诗坛上笔走龙蛇,饮誉海内外。B.成都高新区与美国硅谷城市群及硅谷管理咨询公司

3、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三方拟合作共建“成都一硅谷科技金融中心”。C.为加快构筑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成都正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积极提升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等。A.通过创富中国活动,使超过100个成都本地项目对接到投资机构,近30个项目实现融资达6亿元。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4、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5、)A.域民不以封髓之界■B.亲戚畔之■C.多助之至■D.曾益其所不能■域:限制。畔:通“叛”,背叛。至:到达。曾:通“增”O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而山不加增臣以王吏之攻宋■杜少府之任蜀州■搜于国中■A.环而攻之而不胜■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寡助之至■D.困于心衡于虑■6.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A.—个国家,国内却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却没有实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A.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实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

6、外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B.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A.—个国家,国内却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却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最后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果。C.这两则短文都用

7、了对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①,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②,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③锦江春色来天地,o(杜甫《登楼》)(2)请在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或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