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808084
大小:212.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8
《江西省赣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赣县第三中学高二年级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易中天中华史》在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历史观评述中说:①家向往太古,②家向往禹世,③家向往西周,④家肯定今世和将来。这里①②③④分别应该是指()A.儒、道、法、墨B.道、儒、墨、法C.道、儒、法、墨D.道、墨、儒、法2.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唐宋以后,有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时,举办“干叟宴”,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这种现象()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需
2、要C.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D.是宗法观念在生活方面的体现3.经书就是儒家学派典籍的总称。在先秦时代,儒家学者们所学习和传承的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汉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遂被立为五经,因为乐是空有其名而无典籍留传。宋代一度扩大到13经。上述变化的实质是()A.专制统治不断强化B.儒家经典不断丰富C.孔孟儒学遭到破坏D.历代统治者重视儒学发展4.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颜元(163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两人的本质意图是()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
3、疏学风B.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C.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D.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5.一位明末清初的浙江大儒说:“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这一观点()A.是对西方法学理论冲击的反应B.实质是儒学法律思想的返本和再造C.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时代特点D.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想6.比较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中国西方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太政全书》1
4、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教学原理》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7.甲同学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的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得出北宋毕昇发明印制术的结论,乙同学查阅资料后以“《金刚经》刻印于唐成通九年(868年),发现于甘肃敦煌”为依据对甲的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资料的记载不一定都
5、可靠,《技艺》的记载有误B.《金刚经》的发现证明唐朝时活字印刷术已发明C.唐朝有雕版印刷,毕异发明活字印刷,并不矛盾D.考古发现比史书记载更可靠,甲的结论不正确8.宋代朱长文评价唐代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点如坠石,面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白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下列书法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特点相似的是()A.B.C.D.9.晚清时期,黄遵宪的诗不仅广泛展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章炳麟昀《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倡言
6、民族、民主革命。这反映了()A.民国政府推行言论自由政策B.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近代国人民主意识日益提升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10.康有为在改革中不得不搬出孔子来为变法辩护,在维《新学伪经考》之后又推出力作《孔子改制考》,关于推出孔子的目的康有为说:“布农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儒学在近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印证“托古改制”推动改革走向成功C.充分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策略性D.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对改革的影响11.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称:“中国的书写文体,一向
7、是上层阶级借以独享中国文化成果并维护其社会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为此()A.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B.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力图救亡图存C.激进派提倡新文学注重思想启蒙D.激进派发动文学革命批判复古思潮12.民国七年,刘大白创作的《红色中华》中写道:“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其创作背景可能是()A.中华民国成立B.五四运动爆发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D.中国共产党成立13.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