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805103
大小:125.0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18
《口腔解剖复习笔记(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腔解剖复习笔记 1.牙的演化: 牙数从多到少,牙根从无到有,从多牙列到双牙列,从同形牙到异形牙,从分散到集中。 2.牙的萌出: (1)特点:在一定时间内安一定先后顺序萌出,左右同颌同名牙同时萌出,下颌牙早与上颌牙,同龄人女性萌出早与男性。 (2)时间: 最早萌出的乳牙:下颌乳中切牙。最晚萌出的乳牙:上颌第二乳磨牙。 最早萌出的恒牙:下颌第一磨牙。最晚萌出的恒牙:上颌第三磨牙,如第三磨牙牙胚先天缺失则是上颌第二磨牙。 (3)顺序: 乳牙:乳中切,乳侧切,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2、恒牙: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上颌尖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3.乳牙的特点: 牙冠短小,色白,颈嵴明显,冠根分明。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远中。下颌乳前牙的舌面边缘嵴与颈嵴比恒前牙明显。乳磨牙根干短,分叉大。 4.牙体外形的应用解剖: (1)下颌切牙最不易发生龋齿。易堆积牙结石。 (2)上颌切牙邻面接触区和上颌侧切牙舌窝顶点为龋齿好发部位。 (3)尖牙最不易龋坏,保留时间最长,拔除时可使用旋转力。 (4)下颌第二前磨牙最常见畸形中央尖。 (5)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5.重要的几个数据: (1)上颌
3、第一前磨牙80%双根87%双根管。 (2)上颌第二前磨牙60%单根管。 (3)上颌第一磨牙87%近中双根管。 (4)根尖孔56%尖部。 (5)根尖狭窄距根尖孔1毫米。 (6)下颌切牙10%唇舌向双根管。 (7)下颌第一前磨牙17%双根单根尖孔。 6.牙合正中颌的标志: 正中颌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舌尖接触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中央窝。 7.颌骨: (1)上颌骨:一体四突。 (2)上颌窦与牙根尖的关系:6>7>5>8。 (3)支柱结构:颧突支柱,翼突支柱,尖牙支柱(鼻额支柱)。 (
4、4)下颌骨:外侧面可见结构,内侧面可见结构。 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 8.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髁突两个斜面:前斜面小,为功能面(关节结节后斜面相对应),是关节的负重区。 9.神经: 三叉神经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眼神经:感觉神经,出口:眶上裂。 上颌神经:感觉神经,出口:圆孔。 下颌神经:混合神经,出口:卵圆孔。 面神经:混合神经,出口:茎乳孔。 10.舌的解剖: 丝状乳头:数量最多,分布与舌体上面,司一般感觉。 菌状乳头:散在分布与丝状乳头之间,司味觉。 轮廓乳头:一般为7-9个,体积
5、最大,排列在界沟前方,司味觉。 叶状乳头:为5-8条并列皱襞,位于舌侧缘后部,司味觉。 舌下区内容物:舌下腺,舌神经,舌下动脉,舌下神经。 11.下颌运动: 控制因素:四个,左右侧颞下颌关节,颌(牙合),神经肌肉。 咀嚼周期:似水滴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时间变化:快(开口)—慢(最大开口)—快(闭口)—慢(咬合接触)。 12.唾液功能: 消化作用,溶媒作用,润滑作用,中和作用,冲洗作用,缓冲和稀释作用,杀菌和抑菌作用,粘附作用,缩短凝血时间,排泄作用。 ★(二)牙演化的特点 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 2.牙根从无到
6、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演化规律 牙形:单一 → 复杂 牙数:多 → 少 牙列:多 → 少 牙根:无 → 有 附着方式:端生 → 侧生 → 槽生 1.牙的萌出 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牙萌出的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 乳牙的萌出: 顺序 Ⅰ- Ⅱ- Ⅳ- Ⅲ- Ⅴ 恒牙的萌出: 顺序上颌6124357or6124537 下颌6123457or6124357(1)中线:是将颅面部左右两等分的一条
7、假想线,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2)牙体长轴: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2)切缘结节: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是牙釉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随着牙的磨耗逐渐消失。 3)嵴:为牙釉质的长线状隆起。2)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3)副沟:除发育沟以外的任何沟,都称为副沟,其形态不规则。 4)裂:钙化不全的沟称为裂,为龋病的好发部位。 5)点隙:3条或3条以上的发育沟汇合处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4)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