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

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

ID:31801944

大小:56.3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_第1页
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_第2页
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_第3页
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_第4页
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一、“以为"、"以……为”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如: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第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一

2、一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第二,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怎么样”或“认为……是……”。6•以为妙绝。一一认为它奇妙极了。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二、“所以”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女口: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3、后汉所以倾颓也。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此世所以不传也。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女口: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一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5.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一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三、“如……何”、“奈……何”、“若……何”古汉语中,“如”、“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

4、,组成凝固结构。“如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女口:1.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2.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如果将“如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怎么样”来对译。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4.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一一西门豹回头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5.若先生与百姓何?一一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有时,“如

5、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3.(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一一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四、“何以……为”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做什么呢”或译为“怎么用得着……呢”。如: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3•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一“何以……为”中

6、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女口: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一一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五、“何……之有”“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如: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一一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2•姜氏何厌之有?一一姜氏有什么满足呢?1.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

7、过呢?2.孔子云:“何陋之有”一一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六、“不亦……乎”“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