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综合练(二)--- 精校解析Word版

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综合练(二)--- 精校解析Word版

ID:31795124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8

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综合练(二)--- 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综合练(二)--- 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综合练(二)--- 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综合练(二)--- 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综合练(二)--- 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综合练(二)--- 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练(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D.经济制度滞后于

2、政治体制的变革解析 由材料“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可知学者认为井田制瓦解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使用,说明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故B项正确。答案 B2.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先秦至魏晋时期(  )A.宗法观念逐渐退出政坛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

3、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被社会不公替代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先秦时期阶级观念较弱,出现“许多名臣出身微贱”的现象;魏晋时期阶级观念增强,出现了“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的现象,这一变化充分说明阶级关系对选官产生影响,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先秦时期的血缘宗法观念,故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儒学,故B项不正确;材料主要涉及“选官”,故D项不正确。答案 C3.明代晚期,南京的士大夫仅是所戴头巾,就有汉巾、晋巾、唐巾、不唐不晋巾、诸葛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逍遥巾等多种,可谓殊形诡制,日异月新。这表明当时南京(  )A.

4、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生活B.成为全国商业中心C.传统道德观念已经沦丧D.文化复古之风流行答案 A4.下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中国西方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B.文化间的交

5、流加深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解析 材料反映中国是农业等总结性的科技,西方属于理论性的著作,两者属于科技的不同方面,故A项错误;16~17世纪属于明末清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B项错误;中国的科技依然是总结性的农业科技,是农业经济的继续,而西方却是理论性自然科技,属于工业科技的先声,故C项正确;16~17世纪时西方社会也基本是封建专制体制,故D项错误。答案 C5.开平煤矿在甲午中日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每日产量已超过1000吨,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73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

6、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由此可见(  )A.甲午中日战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C.洋务企业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继续发展D.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析 开平煤矿是洋务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94年”“1898年”可知B项错误;据材料信息“1894年每日产量已超过1000吨,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73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可知,洋务企业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继续发展,故C项正确;D项“民间设厂”与材料不符,错误。

7、答案 C6.下表为不同时期国民党官方史学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认定(  )记述出处时间对坚持在湖北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者,许多著作笼统称呼“党人”、“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史略》等1927~1949“同盟会之经营湖北也最久”,湖北新军征兵,同盟会乃利用此机,派党员参加日知社(会),即同盟会鄂支部之一外围组织也。从旁主之者如居正、刘公等,参加内部主持者如孙武、蒋翊武、张振武、蔡济民等。《武昌起义的因由》1941“在武昌有文学社,蒋翊武为领袖,社员大都是同盟会的人。”“文学社是同盟会的分支。”《反清运动史》

8、1942A.国民党突出同盟会在武昌起义中的作用B.官方史著客观地反映了武昌起义的历史C.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D.同盟会是国内革命阶级的反满联合战线解析 从材料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国民党官方史学对武昌起义的表述,三个时期都突出强调了在湖北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者即同盟会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了同盟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