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如何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

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如何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

ID:31784435

大小:55.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如何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_第1页
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如何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_第2页
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如何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_第3页
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如何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_第4页
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如何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如何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研论文:如何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正视语言系统落差营造语言学习良好环境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小学徐志华笔者家乡江苏南通,原名“通州”“南直隶通州”,从后周开始作为军事州,人员混杂,包扌舌驻军、种田的农民、劳教的贪官污吏和发配充军的“刁民”。所以,南通地区方言众多,以致相隔不远,方言就明显不同,甚至小范围内遗存着某些奇怪的方言。笔者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并从事农村初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我深切感受到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如下一些状况:1.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普遍偏低,很难感觉到自己明显的进步;2・学生普遍感觉语文学习难度大,难以达到老师的高要

2、求;3.学用脱节,学生们生活中听、说的是方言,天天用,却写不出来;课堂上学的是普通话,天天学,却又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4・学生写作文必须进行“翻译”,即进行语言系统转换。非北方方言区的孩子写作文时就多了一重转换,也就更加困难。这是什么原因?笔者深感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受到“语言系统落差”的困扰。这种困扰,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使语文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国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闽、粤方言与普通话落差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方言与普通话落差较小。“语言系统落差”如何

3、形成的呢?几乎每个方言区学生都存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语言系统,即方言系统和普通话系统。方言系统的语言,主要是生活中听、说的语言。有的孩子,受祖父母、外公外婆、父母等人说不同方言的影响,甚至在生活中使用多种方言系统。在家庭生活中,家人,特别是老人只会说方言。南通方言称“东西”为“杲员”“qiti人”,意为“欺负人”,但“qif'字怎么写呢?普通话系统的语言,主要是在学校读、写,在新课改背景下普通话的听说训练渐渐得到重视,但仍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必须正视语言系统的落差,因为落差可以产生负迁移。两个语言系统的关系,有如下几种可能:⑴落差极大,几乎互为外语,

4、如闽、粤方言与普通话。对这些方言区的学生来说,学习普通话犹如学习第二种语言。如果儿童时期学习普通话,一开始基础好,兴趣浓,就能学得很漂亮。否则,学习普通话会十分吃力。⑵落差不大,可能方言反而会严重干扰对普通话的学习。如发音的方式习惯、常用的词汇、句式,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习惯,恰如贺知章“鬓毛衰”时还“乡音无改。”⑶几乎没有落差。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注①所以,生活在北京等地的孩子,学习普通话就几乎没有障碍。写文章,也只要能“我手写我口”即可。另外,生活在一些特殊环境

5、中的孩子,学习普通话困难也不大;但这些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的孩子,可能会存在交际上的问题,走出狭小的生活子,不能很好地与周围日常讲方言的人交流,易受排斥、嘲笑,造成心理封闭,易产生心理问题。面对客观存在的语言系统的落差,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1.承认现状,正视学生语言系统的转换。承认学生在生活中听、说方言的现实。1.正视方言系统,建议允许各地编写的语文教科书中安排适量的方言文章,甚至专门建设方言课程。可以在补充阅读课本中安排方言文章,可以提供方言词汇、句式,甚至可以专门编写方言教科书。2.改造方言,优化方言,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语文学习接上轨。现在,有一

6、些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开播了方言节目。女口,南通电视台开播了《总而言之》这个方言节目,主持人用方言播报,同时屏幕下方显示普通话字幕。这样的节目,可能会有助于学生将生活中的方言更加顺利地转换为普通话,有助于学生将真实的生活与自己的语文学习真正接上轨。1.在学生周围努力营造日常使用规范语言的环境,人人自觉讲普通话,用文明语言、规范语言。应该要求学生在学校内,无论课内课外都坚持用标准普通话交谈,打好语言基础。高度重视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习惯于用普通话交流。利用阅读课和口语课,规范说话要求,以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尽力争取家长配合,请家长在家庭中尽量使用

7、普通话。2.引导学生适当多听多看中央电视台等电台、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和少儿节目,让规范优美的普通话在学生心里扎根。笔者学生时代就常听广播评书,对语感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参考文献】注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P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