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82206
大小:55.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头孢丙烯治疗儿童急性轻中度支气管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头胞丙烯治疗儿童急性轻中度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头鞄丙烯治疗儿童急性轻中度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轻中度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头鞄丙烯,对照组给予克林霉素棕桐酸酯干混悬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75.51%(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胞丙烯治疗儿童轻、中度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关键词】头胞丙烯;克林霉素棕桐酸酯干混悬剂;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98-03头胞丙烯
2、为第二代口服头胞菌素类药物,对轻中度感染疗效好。急性轻中度支气管炎是儿童常发病。为了解头胞丙烯治疗儿童急性轻中度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作者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使用该药的98例患儿进行了随访。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98例急性轻、中度支气管炎患儿,年龄6个月〜10岁,性别不限,起病急,病程V48h;闻下胸部中等湿罗音,频繁咳嗽,咳出分泌物后,罗音可暂时减少;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将符合标准的患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其中6个月〜5岁29例,6岁〜10岁20例;平均病程(21±7.6)h;
3、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其中6个月〜5岁27例,6岁〜10岁22例;平均病程(23±3.52)h。2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头胞丙烯分散片(银力舒,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7.5mg.kg-1,bido对照组:克林霉素棕桐酸酯干混悬剂(海南海神同洲制药有限公司)5mg.kg-1,tide2组疗程均为7天,在治疗的同时按病情需要给予退热、止咳化痰、雾化等对症治疗。1.3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
4、检查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在72h后无明显改观或有所加重。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9例,总有效率为85.71%,其中痊愈25例,显效17例,进步6例,无效1例;对照组49例,总有效率为75.51%,其中痊愈22例,显效15例,进步9例,无效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O.05)o2.2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分别出现皮疹、腹痛,腹泻;治疗组有3例
5、分别出现恶心、腹泻、皮疹。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讨论急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在冬春季好发。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2]。头胞丙烯是第二代头胞菌素类广谱杀菌剂,作用机制为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具高效、低毒、耐酶的抗菌特性,临床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的轻、中度感染等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头砲丙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克林霉素在骨组织中药物浓度高有关系。头胞丙烯为顺反式异构体混合物,其中顺式异构体含量约占9
6、0%,其独特的化学结构不仅对B-内酰胺酶稳定性好,且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部分耐酶菌株、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头鞄丙烯口服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且不受食物的影响。据研究头胞丙烯口服后95%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高达94%[3]o半衰期较长(儿童为16〜21h),每天1次或2次给药就能维持足够的血液和组织中有效药物浓度。其不良反应与其它头胞菌素类相似,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过敏反应[4]。综上所述,头砲丙烯抗菌活性强,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服用方便,依从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邱杰,程志敏.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
7、炎的2种给药方案最小成本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21):1628.[2]高薇,俞桑洁,杨永弘.头胞丙烯对5种儿童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5):275-277.[3]BarrieleSL.PharmacologyandPharmacokineticsofcefprozil[J].ClinInfectDis,1992,14(suppl2):184._4]张永恩,彭薇,林英,等.综合医院门诊儿科头鞄菌素类药的处方评价[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18(1):46-4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