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张家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ID:31765284

大小:60.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张家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张家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张家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张家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张家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家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家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牛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牛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牛态建设要求,对破损山体坡面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牛态复绿,同时对山体其他可视面裸露区域适当进行绿化,确保山体牛态修复的整体效果。关键词:破损山体牛态修复治理2013年1月,武汉市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通过了的《关于加强山体保护修复利用,推进美丽江城建设》2号

2、建议案,提出以公路、铁路、水路沿线和开发区、风景区、居民区可视范围2000米内的破损山体为重点,争取2014年完成对全市破损山体和荒山禿岭的牛态修复,形成“一山一策、一处一景”。张家山位于八吉府街道办事处后山村,山体大致呈东西走向。整座山体几乎全部为矿体开挖和取土形成的裸露风化岩和土石边坡,临武汉外环线一侧为相对陡峭的风化岩岩面,存在较大的可视范围,景观视觉效果极差。1方案编制原则1.1生物修复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精心选择适生、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耐干旱、瘠薄和低维护度的乡土速牛树种,实现快速复绿,呈现

3、牛态效果。同时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对局部进行加固,减少次牛地质灾害。1.2坡面复绿为主,适当进行山体补绿。对破损山体坡面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牛态复绿,同时对山体其他可视面裸露区域适当进行绿化,确保山体牛态修复的整体效果。1.3种、养并举,确保生态修复效果的可持续性。三分种、七分养,绿化修复完工后,要加大后期养护措施和养护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水肥管理,确保牛态修复成果得以持续。2指导思想冋归自然,高于自然,按照《武汉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总体技术要求和“全面修复、生态优先、突出重

4、点、分类实施”的方针,在排除次生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对破损山体及边坡采用以灌、草为主,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实现山体生态复绿。3生态修复目标通过对破损山体实施生态修复,形成整体协调、自然的景观观赏面,进而逐步恢复化工区整体良好的生态系统。4项目建设条件4.1土壤及植被张家山山体坡面主要以风化岩为主,表土层为粘性较重的黄棕壤和钙质土,厚约20cm-50cm,有机质含量少,保水性能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现状植被主要为植被主要为山茅草等次生杂灌,山体局部区域有片状人工次生林,主要有枫杨、刺槐、马尾松、大叶女贞和樟树等

5、。4.2地形地貌及现状特点张家山总体呈东西走向,南高、北低。由于采石取土形成了若干裸露的环形台地和高边坡,局部存小规模的水体。经实地踏勘,张家山破损山体的现状有下列特点:光秃山、乱石场,大面积寸草不生,景观形象破败;立地条件差,地质由石英岩组成,土壤贫瘠,局部有少量表层土壤和植物覆盖;边坡体量巨大,坡陡、坡长、且坡向不一,石质边坡占总边坡面积的70%以上;临外环线主视面一侧破损面巨大,是城市通道景观的疮疤,且修复难度人。生态修复涉及交通、安全、供水供电、养护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工作量大。5修复模式及技术5.

6、1总体修复模式由于张家山临武汉外环线一侧存在较大的可视面,依据国家现行相关岩土工程规范和绿化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张家山的边坡地质情况,本次山体生态修复拟采取两种模式进行:一是对裸露边坡进行喷播复绿;二是对山体主要可视面进行适当的补植增绿,以形成整体协调的自然生态山体。喷播复绿拟按以下步骤和技术措施进行:具体根据坡面情况分为直接栽植乔灌木、挂三维网喷播、挂镀锌铁丝网客土喷播等几种复绿方式。(1)坡度<16°山体缓坡面挖鱼鳞坑种植带容器乔灌木,利用现有块石对坡体或坡脚凹陷处稍加垒砌,然后冋填60-lOO

7、cm种植土,后种植带容器乔灌木,在自然条件作用下,随着植物群落自然演替,逐渐形成与当地槓被混交的形成复合型自然植被群落,在视觉上与周围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以多样性的植物实现本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培育,最终形成化工区的生态核。(2)16°<坡度<60°的土石或石质坡面采用挂网客土喷播植绿。挂网客土喷播分四种形式:16-45°的土石坡面挂三维网土工网喷播植草,石质边坡挂镀锌网喷播植草;45-60°的土石边坡挂镀锌网喷播植草,有条件的地方人工加植乔、灌木小苗。(3)45-60&

8、deg;石质坡面主要分布在外环线视线区域(主坡面约1.7万nf),清理破面,保证破面的稳定性,后在山脚换土种植景观乔木群落,坡顶分级平台挖坑植树,形成以中国山水画的画理为整体,营造自然山水犬景观,打造藏与露相结合的艺术景观红岩边坡。(4)平地绿化,山脚平地栽植树木应先整地,土层瘠薄处冋填足够种植土,乔木应进行穴植换土至少有100cm厚种植土,栽植灌木区域覆40cm厚种植土,再放线打点和挖穴。部分苗木栽植后需适量梳枝打叶,浇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