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山农20在淮北地区表现和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山农20在淮北地区表现和栽培技术

ID:31758393

大小:62.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小麦新品种山农20在淮北地区表现和栽培技术_第1页
小麦新品种山农20在淮北地区表现和栽培技术_第2页
小麦新品种山农20在淮北地区表现和栽培技术_第3页
小麦新品种山农20在淮北地区表现和栽培技术_第4页
小麦新品种山农20在淮北地区表现和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新品种山农20在淮北地区表现和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麦新品种山农20在淮北地区表现和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小麦新品种山农20的特征特性及其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并提出了山农20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关键词:山农20;淮北地区;表现;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4)07-52-02淮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安徽省50%左右,小麦是淮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4万hm2左右,为安徽省小麦主产区。淮北地区土壤以潮土和砂浆黑土为主,土壤肥沃,降水量相对较少,土壤和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合发展

2、中强筋小麦。为适应市场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小麦的需求,必须加快该地区小麦品种改良步伐,调整品种种植结构,积极培育和引进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并将高产和优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优质小麦栽培配套技术研究,进而形成优质小麦生产技术体系,为面粉加工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小麦原料。山农20是山东农业大学培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2008-2009年由安徽省紫芦湖良种繁殖场引入安徽省进行示范种植。2010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06c自通过国审以来,山农20在各地表现优良,迅速在安徽省推广开来,深受广大农户欢迎,该品种被

3、安徽省确定为小麦主推品种和安徽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招标品种。笔者现将山农20的品种特点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1.1生物学及品质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幼苗匍匐,分藥能力强,成穗率高,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偏迟,春季分菓多。株高80cm左右,株型紧凑,旗叶短小、上冲,深绿色。熟相较好,穗层整齐。穗仿缠形,长芒,白壳,白粒,子粒半角质,椭圆形,饱满、有光泽,每667m2穗数43万〜45万,穗粒数33粒,千粒重42g,为多穗型小麦品种。中国农科院植物研究所抗病鉴定:条锈病和白粉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

4、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805g/L,蛋白质(干基)13.57%,湿面筋31.4%,沉降值29.6mL,吸水率61.5%,稳定时间3.25min,最大抗延204E•U,拉伸面积45m2,延伸性152mm。1.2高产稳产性2007-2009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种植结果表明,山农20高产性、稳产性较好。2007-2008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冬季组区试中,20点汇总,15点增产,平均单产564.9kg/667m2,比对照增产3.9%,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5%;2008-2009年度区试中,20点汇总,18点增产,平均单产542.3kg/667m2,比对照增

5、产8.94%,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o2a区试平均单产553.6kg/667m2,平均比对照增产6.4%o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13点汇总,12点增产,平均单产505.Ikg/667m2,比对照增产5.47%。安徽省自推广以来,大面积种植产量般在500〜600kg/667m2,高产田块达700kg/667m2o2011年阜南县农委组织的柳沟镇农户王站胜高产田实收平均单产725.6kg/667m2o从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来看,山农20CV较小,适应度较高,反映该品种的广适性较好;从品种稳定性(shukla方差)及多重比较(F测验)

6、来看,山农20shukla变异系数较小,属高产、稳产品种。从稳定性与适应性(c.s.lin)分析来看,山农20品种离优质Pi值和品种与最优的互作值(pcei)值较小,说明该品种在黄淮南片麦区产量表现有较大的稳定性,是一个年度间稳定性较好,地域间适应性广的高产、稳产品种(见表l)o1.3缺点与不足虽然山农20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具有700kg/667m2的生产潜力,但由于该品种高感赤霉病,特别是有的年份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容易造成赤霉病大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损失。因此,应加强对该品种赤霉病的预防和防治,做好“一喷三防”工作。2栽培技

7、术要点2.1适应范围该品种适宜种植范围为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河南省中部,陕西关中地区及山东荷泽地区,产量500〜600kg/667m2,高肥水田块种植。2.2技术要点2.2.1精细整地、平衡施肥以耕翻旋耕为基础,耙、榜、压、开沟、作畦相结合。加深耕层,犁深耙透、耙细。淮北早茬麦区积极推行畦田化种植,打破长期旋耕形成的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墻能力。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利用效率。以麦田土壤测试和肥料试验为基础,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搭配氮、磷、钾

8、的施用量、施用期和方法。结合地力水平和产量水平在500〜600kg/667m2的高产田块,施用纯N14〜16kg/667m2,P20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