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优明118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优明118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探究摘要:广优明118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和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较广泛的适应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特点。该文详细介绍了广优明118新组合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词:广优明118;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3-55-02广优明118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抗13A与明恢118配组育成的迟熟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较广泛的适应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特点。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审定(闽审稻2009005)o1种植表现1.1区试、示范产量表现广优明118在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中,2a区试平均产量490.31kg/667m2,比汕优63(ck)增产8.87个百分点,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参加福建省生产试验,7个试点平均产量527.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59个百分点;200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籾迟熟组区试,产量583.24kg/667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3.81个百分点;2010年续试产量583.45kg/667m2,比对照增产2.51个百分点,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产量583.35kg/667m2,比对
3、照增产3.16个百分点;201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区试平均产量570.74k/667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2.35个百分点,增产极显著;2010-2012年在将乐县做连作晚稻及烟后稻推广种植160hm2,产量一般在530〜580kg/667m2,高产田块可达650kg/667m2以上。该组合在福建2a22点次试验,21个试点增产,增产点次达95.45%。生产试验7个试点均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在1.5%〜13.4%o2009-2010年参加长江上游及中下游区试,比相应对照增产2.35〜3.16个百分点,增产点率达79.3%〜84.6%,表明广优明118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较广
4、泛的适应性。1.2生育期特性该组合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生育期129.5d,比对照汕优63迟熟2.5d;200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籾迟熟组区试,全生育期159.Id,比对照长0.6d;2010年续试全生育期159.7d,比对照长1.4d;2a区试结果全生育期159.4d,比对照长Id;201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区试,全生育期137.5d,比对照II优838迟5d;在将乐县做连作晚稻及烟后稻种植,全生育期130〜132d,1.3农艺性状广优明118植株繁茂,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菓力中等偏强,熟期转色佳。着粒较密,穗大粒多,结实率好。在福建省2a区试平均株高10
5、4.2cm,穗长23.lcm,有效穗数17.15万/667m2,每穗总粒数137.1粒,结实率82.15%,千粒重27.9go在长江上游区试2a平均:有效穗15.8万/667m2,株高112.7cm,穗长23.2cm,穗总粒数173.8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6.6go在长江中下游区试表现:有效穗17.1万/667m2,株高126.8cm,穗长24.9cm,每穗总粒数171.6粒,结实率76.5%,千粒重27.3g。1.4抗性该组合抗性表现: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稻飞虱。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区试,2a抗瘟性综合评价为中抗(MR)。参加长江上游区试2a抗性综合
6、表现:稻瘟病综合指数为2.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为5级,抗性频率为37.7%;稻飞虱平均7级,最高9级。在长江中下游区试抗性综合表现:稻瘟病平均综合指数2.7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病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1.5米质米质一般。福建省区试品质分析检测结果:糙米率82.0%,整精米率58.1%,长宽比2.5,粒长6.4mm,垩白粒率96.0%,胶稠度66mm,蛋白质含量7.0%,直链淀粉含量23.5%;长江上游区试品质分析结果:整精米率69.4%,长宽比2.3,垩白粒率28%,垩白度4.1%,胶稠度61mm,直链淀粉含量22.4%;长江中下游区试品质分析结果:整精米率64.3
7、%,长宽比2.5,垩白粒率63.3%,胶稠度79mm,垩白度14.1%,直链淀粉含量21.8%O2高产栽培技术2.1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苗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季节安排合理,适时播种。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壤土地作秧田。在播种的前一天,结合整地做秧畦时,深施基肥:碳鞍、普钙各30kg/667m2.尿素5kg/667m2,或进口复合肥25kg/667m2o播种时做到稀播匀播,严格控制播种量(控制在10kg/667m2以内)和分厢定量来回撒播。播种后轻压谷,使芽谷进入泥浆半粒谷,利于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