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50554
大小:66.9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17
《锚管土钉墙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锚管土钉墙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描述1.左右线绝大部分位于山岭地区。起止里程右正线设计起点为YDK18+327.576,设计终点为YDK18+760.000。左止线设计起点为ZDK18+332.576,设计终点为ZDK18+625.000。本标段(***标)施工终点里程为DK18+540.000o右线下穿一座高山后,过渡至较平整的场地。左线与右线同步穿越该座高山后,经过一段平整地带延伸至另一座山脉的山脚。本区段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主体结构为框架箱涵结构,基坑的防护采用〃排桩+拉锚及土钉墙形式〃。由于左右线横向距离比较远,所以左右线基坑独立
2、开挖,采取边开挖边防护的施工方法。本标段范围内基坑的围护结构采用"排桩+拉锚及土钉墙形式〃。基坑围护桩采用4)1000mm钻(冲)孔灌注桩和4)1200mm挖孔桩。1.2、本方案相对应桩位位于ZDK18+332.576〜ZDK18+378.959、ZDK18+451.838〜ZDK18+516.150、YDK18+327.576-YDK18+541.083里程段,周围无建筑物。锚管长6〜12m,锚管材料采用Q235级d)48X3.5mm钢管,护面钢筋网采用4)8mmI级钢筋间距200X200mm,水平加强筋采用①16mmHRB335II
3、级钢筋,墙面喷射混凝土釆用C20磴,锚管孔内压注水泥浆。2、工程地质2・1、场地地层岩性概述本区间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残积层(Qel),下伏燕山期花岗岩(丫53),主要地层岩性概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素填土,冲洪积粘土、砾砂,花岗岩残积砂质粘性土。2)燕山期花岗岩: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及微风化岩。1.2、岩土分层及其岩性特征2.2.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1)①1素填土:黄褐色、灰褐色、
4、红褐色,硬塑〜坚塑,主要成分粘性土,夹砂砾,局部夹有碎块石,土质不均,属高压缩性土层。主要分布于留仙大道及山脚下。层厚0〜12.5mo2)①3索填土:灰白色,稍密,稍湿,以花岗岩碎块石为主,含约15%的粘性土,块径30~110mm,层厚0〜3.3mo2.2.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按照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可分为④4粘土、④11砾砂2个亚层。1)④4粘土:黄褐色、灰白色、褐灰色、黑色,软塑〜坚硬,混砾砂,属中〜高压缩性土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山角下。层厚0〜3・0叽2)④11砾砂:黄褐色,饱和,中密。呈透镜体状分布于钻孔ZD
5、-cl-40附近。层厚0〜0.9m。2.2.3、残积层(Qel)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按照其大于2mm颗粒含量(%)定名为砾质粘性土。⑦11砾质粘性土:灰褐色、黄褐色、灰白色、褐黄色、浅肉红色、红褐色、灰绿色,硬塑〜坚硬,含约20%〜35%的石英砾。具中等偏高压缩性。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2〜10.5m。2.2.4、燕山期花岗岩(丫53)灰白色夹浅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分布于整个场地。按风化程度可分为⑧1全风化花岗岩、⑧2强风化花岗岩、⑧3中等风化花岗岩和⑧4微风化花岗岩4个亚
6、层,分述如下:1)⑧1全风化花岗岩:黄褐色、黄褐色夹灰口色、灰褐色夹灰口色,原岩结构不可见,呈砂土状,遇水软化崩解,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及其风化物。具中等压缩性。层厚1.8-15.2mo2)⑧2强风化花岗岩:黄褐色、黄褐色夹灰白色、灰褐色、灰褐色夹灰白色、红褐色,呈砂土状和土夹碎块状,原岩结构隐约可见,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及其风化物。遇水易软化崩解。具中等偏低压缩性。最大揭露厚度21.5m。3)⑧3中等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呈碎石状,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岩石坚硬程度为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岩体基本
7、质量等级为IV级。最大揭露厚度3.Omo4)⑧4微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呈块石状〜巨石状,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岩体坚硬程度属坚硬岩,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基本质量等级为II级。最大揭露厚度8・6m。3、水文地质深圳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每年5-9月为雨季。本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耍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砾砂层、残积层、全风化花岗岩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强风化及中等风化花岗岩中。本次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4.00-10.50m
8、,水位高程39.50~44・08m,水位变幅0.5〜2.0m。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为由山顶至山脚。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水库的地表水。二、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水泥: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