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ID:31721494

大小:51.7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7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屮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A.诸如绘声绘色、欲擒故纵、娓娓道来、草灰蛇线、扣人心弦的讲述方法,是讲故事••••人的“必杀技”。B.作家向写作的未知领域探索,挖空心思,寻寻觅觅,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此歹单精竭••••虑,也乐此不疲。C.一些“读经”机构把不求甚解的念诵当作进入文言经典的不二法门,这从长远来看••••大大限制了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效率。D.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神秘的森林中探险、猎奇、寻找属于自己的秘密,生活中的那些俗不可耐与狗苟鮭营与其又有何干?••••E.我们强调静下心來,主要是因

2、为接收的信息太多且鱼龙混杂。如果什么都要点开看••••一下,结果往往只能是什么也没留下。【答案】BE【解析】试题分析:A句的“草灰蛇线”是留下伏笔的意思。使用正确。B句的“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有贬义。应改为褒义的“苦心孤诣”。C句的“不二法门”指独一无二的途径或方法。使用正确。D句的“狗苟蝇营”是贬义词,比喻为了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來飞去,像狗一样不知羞耻。使用正确。E句的“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浩如烟海的屮华诗词中,随手可及的是充满静美的细腻文字,由于静的心态和美的意境,早已融进屮国人的心灵深处。B.一个人,在自己这里择得

3、太清,或者始终择不清,都会是人生的灾难。前者是活得太过自我,后者是活到放不过自我。C.即使困难和风险多大,曾在“大航海时代”落后的中国,就不会在"大航天时代”再被困在孤岛。D.因大赛组委会唯独未悬挂中国国旗,中国钢管舞国家队宣布集体退出2016年国际钢管舞运动锦标赛决赛的资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后半句句子不完整,应去掉介词“由于”。C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即使……就……”应改为“无论……都……”。D项搭配不当,“退出”与“资格不搭配。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切个人拥有的财产,①是合法取得,②应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非法侵犯和剥夺

4、。一切产权的变动、限制和剥夺,③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和法定方式来完成。④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确需征收征用公民或法人的财产,⑤应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和支付公平合理的补偿,⑥应当赋予公民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12°A如果就必须有时除也B倘若但是都有时都同时C假设那么/如果虽然但是D只要就都如果除还A.AB.BC.CD.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横线①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可在通读全语段后得知应是一种假设或条件假设关系,故四个选项似乎都可成立。横线②的上下文之间不存在转折关系,故可排除B选项。横线③上文有“一切”一词,故可填“都”;下文是“需要”,A项的“必须”与之重复,故应排除。横线④处C、

5、D两选项词语相同,无选择意义。横线⑤和横线⑥两处的下文之间并无转折关系,故可排除C选项。至此得出正确答案。二、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冯骥才有时会听到一种抱怨,说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抱怨令我深思。历史上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诗,曾经让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慷慨悲歌,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与性情之美而吟唱。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是它弃我们而去,还是我们主动疏远了它?我们真的没有诗也一样能活得挺满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诗了?没有诗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其实,诗的小众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许多曾经产生过诗神诗圣的国家,诗也在被公众淡漠。

6、十多年前,我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看到墙壁上贴了许多纸片,以为是留言的条子。一问方知,这些纸片上写的都是或长或短的诗句。原来是一些诗人,也有爱好诗的普通人,写了诗无处发表,受众少,便贴在这里,有的纸上还写着个人的手机号码。如果谁读了,喜欢他的诗,便可以给他打个电话私下交流一下。后来有了互联网,就很少有人这么做了。当今的互联网也是诗的传播工具。我们有出色的诗人和出色的诗,可是与欧洲人不能比,在欧洲还可以见到日常的诗的生活。我在阿尔卑斯山里碰到过村民的诗会,在俄罗斯遇到过老百姓聚餐时一个个站起身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可是我们的诗和诗人却身处生活的边缘,可有可无了。有人说,诗的消退是因

7、为这种文学样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还说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说,宋代之所以盛行长长短短字句的词,正是由于诗的能量已被唐人用尽。真的是这样吗?诗只是一种文学体裁吗?我们读古人的诗句而受到了触动和感动,是因为这种文学体裁,还是其中那些对生活内在的韵致的心灵感知与发现?我们现在对生活为什么没有这种每攵感与发现,没有这种表达的情怀呢?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而愚钝了吗?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心灵上,而不是在文学上。如果我们现在眼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