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97322
大小:59.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产业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分析对外贸易与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假说与检验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业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分析对外贸易与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假说与检验word版下载对外贸易与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假说与检验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对外贸易与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假说与检验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产业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内容摘要: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经济地理与新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屮,提炼影响产业集聚的一系列变量,将对外贸易变量作为众多影响变量因素之一,构建产业与地区特征交互作用的相关计量模型,较详细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从不同产业类别的角度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倡议。关键词:对外贸易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自1978
2、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呈迅猛发展态势。在贸易与集聚方面,相关研究涉及面较广,包含了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需求层面,一同置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贸易预示着商品的流动,集聚预示着存在生产要素的流动,地域空间性暗含在其中。就生产方面,扩大分工规模会增加和扩大并引起交易主客体,增加总交易费用,当分工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集中交易可进一步改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就消费方面,消费者消费的同时■也是生产部门的劳动供给者,因劳动生产消费者获得的工资酬劳收入,构成国内市场潜能,在地区间进行群体迁移,各地区会因而影响和导致市场容量的增减;就商品和要素流动方面
3、,在一定程度上商品贸易可看做是商品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成为国际贸易与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石,要素流动本质上是帕累托改善,是要素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就区位差异方面,产业集聚形成的空间场所是非均质空间,本文强调一国内部对外贸易地理优势存在区位差异,各地区资源禀赋等的和异其对外贸易成本也在和应动态调整当屮,区位差异也会存在相对的动态变化。就对外贸易推动制造业集聚的机制分析,其一,市场扩张效应,一国的国际贸易可得到外国的商品需求与供给,转变了封闭的市场条件,扩充了市场范围,推动了国内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决定了酬劳递增的程度,影响了纶产效率的高低,催丰了内外部的规模经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也是产业集聚形成
4、的方而。其二,技术溢出效应,进口贸易带来技术溢出,出口贸易引发技术溢岀,外部性是产业集群产生的重要理由,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国际贸易为产业集聚制造了技术外部性的温床。其三,要素积累效应,一国进行对外贸易能够推动国内资本的积累,通过增加人力、技术等可流动的生产要素,推动区域制造业集聚,规模酬劳递增意味着要索积累会带动要索流入,形成累积因杲循环,推动产业集聚;其四,贸易成本效应,主要表现在区域基础设施和运输部门具有规模酬劳递增性质,贸易政策成为影响贸易流的重要保障和屏障等,贸易成本降低推动产业集聚。其五,垂直关联效应,以国际分割生产的方式进行垂直关联,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促动下,增强了产业集聚
5、在全球生产链中专业化的特殊性和专属性,推动本国制造业集聚。其六,制度变迁效应,对外贸易为制度的变迁提供了动力,而只有各种要素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相关效配置,才是产业集聚的前提和保障。与此同吋,产业集聚也推动了对外贸易,两者产生互动机制。理论假设其一,农业富余度较高的地方,倾向集聚密集度高的农业性质的制造业;其二,自然矿藏富余度较高的地方,倾向集聚密集度高的矿藏制造业;其三,人力资本富余度较高的地方,倾向集聚密集度高的熟练劳动力制造业;其四,市场容量较高的地方,倾向集聚规模经济明显产业;其五,创新和技术活跃的地方,倾向集聚密集度高的技术产业;其六,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倾向集聚工业中间投入品密
6、度较高的产业,具有前向关联性质;其七,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倾向集聚工业销售品比重较高的产业,具有后向关联性质;其八,消费市场容量较大的地方,倾向消费需求拉动的产业;其九,运输成本较低、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倾向集聚具有规模经济产业;其十,离沿海地区较近地方,倾向集聚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的产业。相关变量选取与构建模型(-)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分类借鉴了Calin(2005)、贺灿飞(2009)等分类策略。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包括纺织业、农副食晶加工业、工艺品加工等15大类;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包括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办公制造业等15大类。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框
7、架和计量模型设计,为验证对外贸易和地理优势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及其他产业集聚因素,引入相应的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选取产业份额,用地区i产业k的产值占全国的份额表示。对于解释变量,制约省区规模差异的变量包括从业人员和制造业份额。从业人员变量用职工人数占全国的比重计算,各省区的制造业份额为各行业汇总相加而得。本文选取2008年进行模型计算,数据来源于《屮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200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