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

ID:31696510

大小:76.2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7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_第1页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_第2页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_第3页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_第4页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与跨国经营(一)2011-03-08摘要:本文依托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总结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指出了其两个主要来源,即国家层面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层面的内部人优势。在此基础上,对本土优势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企业战略建议。关键词:中国制造业,本土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跨国经营尽管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激增却引起了全球的热议,质疑的焦点是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结合国际投资领域己有的

2、理论框架和中国自身的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来源。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依托了自身的本土优势,而其本土优势一方面源于国家层面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源于企业层面的内部人优势。其中,国家层面的竞争优势决定了小国特定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而企业层血的内部人优势决定了中国企业对本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利用能力及其在本土蓬勃发展的产业中的战略地位。两种竞争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下文中,我们将首先引入中国电视机产业在后发状态下实现追赶的案例;其后借助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两个来源,即国家竞争优势和企业内

3、部人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制造业本土优势对企业跨国投资的作用机制;最后,基于整篇的分析,得出企业战略与国家政策的相关启示。一、一个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的例子(一)从世界电视机产业变迁:看屮国企业后发潜力1939年美国的RCA公司投入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拉开了电视机制造行业的序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电视机的制造一直掌握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手屮,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CBS、RCA和Zenith等公司仍然统治着世界电视机的生产。到了70年代,随着口本企业的崛起,索尼、东芝等企业进入市场,CRT彩色电视机开始普及。在70和80年代,由于

4、日本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导致了其电视机制造商从韩国和台湾采购零部件,并II很快那些地区的企业就以OEM(贴牌生产)的方式为美国和FI木市场生产电视整机了。在电视机制造行业,我国无疑是一个后来者,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电视机制造才从引进国外生产线开始逐渐发展起來。虽然起步晚,但是我国电视机行业的发展速度却是让人惊叹的,到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己经达到1938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随着电视机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国内电视机企业也不断壮大,与外资品牌Z间的差距逐渐缩小,随后以价格战的方式逐渐获取了市场份额。到1996年年底,长虹、康

5、佳、TCL.熊猫等国产品牌在屮国彩电市场上已经占到71.1%的市场份额。随着21世纪的临近,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以液晶(LCD)和等离子(PDP)为代表的平板显示技术开始取代传统的CRT电视机。发达国家的电视机企业开始引领电视机行业的升级和变迁,而缺乏核心技术的我国企业又一次成为后来者,在平板时代的风口浪尖奋力追赶。然而历史总是具有相似性,在我国特有的环境下,国内企业在平板电视机的制造上羽翼渐丰,从2002年开始,长虹、TCL、创维等企业又在高端市场发起了价格战,2004年我国企业的高端彩电市场份额超过了外企。下面我们将从CRT时代和平板时代分别阐述我国电视

6、机企业以后来者的身份利用本土优势实现追赶的过程。(二)从我国电视机产业起步:看中国产业要素特点1.劳动力资源+政策引导:技术的引进诱因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改革开放,世界上许多电视机厂商迅速抓住这一机会,将电视机的组装和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以利用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由于日本等国有向韩国和台湾进行生产转移的经验,所以在中国开放条件下,进一步向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屮国转移则是很自然的意愿。同时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下,1978年上海电视机厂引进了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并于1982年10月份正式竣工投产。由于当时国际上电视机生产的技术已经成熟,从而使得中国通过

7、购买生产线的方式自行引进技术成为可能。80年代初,我国彩电业迅速增长,几年间全国共引进大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各地电视机制造企业纷纷涌现,一批国产名牌如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开始被消费者熟知。2.市场规模+政策控制:后发企业有条件实现规模经济为了保留国内市场给刚刚发展起来的本国企业,80年代政府设置了较高的关税壁垒,彩电关税早期是100%以上,到了1996年彩电关税还是60%。为了能够绕过高关税,一些外资彩电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为了进一步保护本国市场,政府対外资企业还有内销比例限制,比如松下电器北京公司的产品必须有70%外销等。在80年

8、代后期,虽然国内电视机厂商在品牌、技术、质量等方面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