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季晚稻配方施肥试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季晚稻配方施肥试验探究摘要在东至县进行双季晚稻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滋肥区整个生育生长态势良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比不施肥区增加44.2%,比习惯施肥区增产6.6%。习惯施肥区比不施肥区增产35.3%o关键词双季晚稻;配方施肥;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3+3;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6-0015-02试验采用东至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统一试验方案,旨在通过田间示范,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
2、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1-3]。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昭潭镇昭潭村先锋组某农户的承包田,地处北纬29。41’54〃,东经116°49’18〃,海拔高度29.8mo前茬早稻,产量6t/hm2。早稻施45%复合肥(N:P:K=15:15:15)450kg/hm2,追施尿素150kg/hm2.氯化钾112.5kg/hm2o一年二熟制,水稻土壤类型,耕层深度为17cm,地下水位较高,土壤肥力中等。田块地处平坂,常年降雨充沛,灌溉能力充足,旱涝保收。1.2试验材料供试肥料:氮肥是安庆石化总厂生产的46%尿素;过磷酸钙由东至县神
3、山化肥公司生产,含P20512%;氯化钾加拿大生产,含K2060%;48%配方肥由司尔特公司提供,N:P:K=20:8:20o供试水稻品种为丰源优272,常年产量7500kg/hm2o1.3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测土配方肥区、农民习惯施肥区和不施肥区,具体见表1。其中习惯施肥区200m2,配方施肥区100m2,不施肥区30m2。1.4试验实施过程该示范田2013年6月20日播种,7月16日移栽,密度21.75万穴/hm2,8月11日烤田,7月24日追肥,同时结合化学除草。7月27日、8月11日、8月25日和9月10日分别防
4、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和纹枯病。10月17日收获。小区间起垄隔离。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下秧苗素质比较3个处理秧苗素质相同,具体表现如下:苗高41.2cm,总叶片数5.8叶,绿叶数5.5叶,总根数31条,白根数18.2条,黄根数12.8条,茎基粗0.6cm,百株鲜重250.3g,百苗干重46.3g,单株分藥数1.8根,移栽带藥率92.5%o综合秧苗素质较好。2.2不同处理下分藥动态比较通过动态比较,不施肥区分菓较迟缓,习惯施肥与配方施肥开始分藥时间相仿,但分藥高峰期配方施肥较习惯施肥迟3d左右,习惯施肥、配方施肥的
5、单株有效穗数分别为11.2.11.5穗,不施肥区仅为8.5穗,但不施肥区成穗率最高,达到93.4%0根据观察分析配方施肥区有效分菓期较习惯施肥区长3d(表2)。2.3不同处理下生育性状比较不施肥区返青期和分藥始期分别为7月22日和7月24日,比习惯施肥、配方施肥推迟2d,且不施肥区分篥迟缓,分藥盛期在8月3日左右。习惯施肥、配方施肥始穗期均为9月7日,不施肥区在9月9日,但不施肥区成熟期为10月8日,比习惯施肥、配方施肥早3do全生育期习惯施肥、配方施肥均为111d,比不施肥区短3d,这是因为营养生长相对不良而导致全生育期缩短(表
6、3)。2.4不同处理生物学性状与经济性状比较不施肥区整个生育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严重受到制约,叶片发黄,植株短小,光合作用弱,根系不发达,配方施肥区全生育进程中,生长态势良好,植株粗壮,根系发达,剑叶挺拔,穗形大,后期熟相真正达到秆青籽黄,产量最高。虽然习惯施肥区单产尚可,田间生长势较好。但其肥效时间短,剑叶有早衰现象。经济产量稍逊于配方施肥区。配方施肥区单位面积有效穗、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实际单产最高[4-5]o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的实际产量分别7443.0、6984.0kg/hm2,分别比不施肥区产量(5161.5kg
7、/hm2)增加44.2%、35.3%,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实际产量增加6.6%,但习惯施肥区结实率高达94.5%,比配方施肥区、不施肥区高出13个百分点以上(表4)。2.5不同处理下经济效益比较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与不施肥区产量分别为7443.0、6984.0、5161.5kg/hm2,产出效益分别为12653.1、11872.8、8774.55元/hm2(稻谷按1.7元/kg计算),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投入肥料成本分别为1560、1341元/hm2,配方施肥区比不施肥区纯收益增加2318.55元/hm2,配方肥区比习惯肥区
8、新增纯收益561.3元/hm2o配方施肥区投产比值为1.48,而习惯施肥区的投产比值为1.3,由此表明显然配方施肥区投资盈利大。3结论与讨论(1)配方施肥区比不施肥区产量增加44.2%,比习惯施肥区产量增加6.6%o习惯施肥区比不施肥区产量增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