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69013
大小:58.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低碳国际贸易论文范文-有关于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企业的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选择wor》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碳国际贸易论文范文:有关于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企业的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选择word版下载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企业的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选择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企业的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选择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低碳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碳转型成本。低碳经济转变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符合低碳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低碳产晶的出口将会增加,而高碳产品将会因为高碳排放量、高环境污染而为各种碳壁垒所阻碍,难以进入国际市场。为规避发达国家设置的严苛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我国商
2、品内销增加或者向世界其他地区转移。“走出去”战略存在的理市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化,我国出口企业面对着更多自身发展理由和外部环境的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一系列理由,全世界正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这也使得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面对向绿色贸易、低碳经济转型的临界点。低碳经济及其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影响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
3、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理念的深化和绿色贸易的推行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低碳经济催半新的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推行各种碳壁垒,如碳关税壁垒、碳标签壁垒、碳排放技术壁垒和低碳政府补贴等。低碳经济增加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为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出口企业要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生产工艺转型,革新落后生产设备和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因而我国出口企业必定要付出低碳转型成本。低碳经济转变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符合低碳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低碳产品的
4、出口将会增加,而高碳产品将会因为高碳排放量、高环境污染而为各种碳壁垒所阻碍,难以进入国际市场。为规避发达国家设置的严苛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我国商品内销增加或者向世界其他地区转移。“走岀去”战略存在的理由1、内耗过大并且对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严重。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从2000年的13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11年的34.8亿吨标准煤。而在我国的出口产品构成中,对资源、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工业制成品占的出口比重过大,加剧了国内经济利益与资源环境的冲突。2、现有贸易模式和贸易结构具有不可持续性。中国主要出口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品,而
5、进口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或能源资源,该贸易结构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环境和能源压力,成中国内涵能源的逆差。3、管理落后,企业竞争力弱。“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各部门各地区之间以及各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对外投资的随意性很大,造成海外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影响了境外投资的整体效益。贸易可持续发展及其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一国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一系列贸易政策,推动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推动对外贸易的增长和国际竞
6、争力的提高。贸易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发展,可持续贸易能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专业化合理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维持贸易的公平性,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就是对外贸易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代际公平是指对外贸易的发展不能牺牲他国和本国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第三,贸易发展的共同性。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承认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的理市是发展,而发达国家应相应地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和义务。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的可持续贸易战略选择加快能源利用和消费结构调整加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
7、源的开发利用,通过清洁利用技术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进行低碳化改造,调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转化效率,逐步提高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对外贸易整休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减少“三高一低”产品的出口,加大服务贸易的出口比重,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综合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研发高、精、尖类产品,规避在低端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落实科技兴贸战略,采用低碳技术,对企业进行低碳化改造实行碳捕捉和碳封存等低碳、固碳技术,利用清洁能源技术,按照清洁发展的要求,提
8、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