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08例住院发热患者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08例住院发热患者临床研究【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发热患者的情况,掌握其发病原因及规律。方法观察分析我院感染科2010年1月一一2012年12月期间308例住院发热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308例住院发热患者中,中等热患者最多,59.09%,超高热患者极少,0.32%。发热病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包括各种传染病),297例(96.43%),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235例(76.30%),而呼吸系统疾病中又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188例(61.04%);传染病亦占有一定比率,19例(6.17%),均为散发
2、病例。非感染性病因仅11例(3.57%),并且其中有4例恶性肿瘤(1.30%),3例伪装热(0.97%)。绝大部分(96.75%)发热患者,经相关内科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发热患者的发病情况及病因有着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发热原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尤其是呼吸道感染;非感染性因素较少。【关键词】住院;发热患者;临床分析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1],是人体的一种疾病反应。许多疾病都可以表现出发热症状,最常见的是感染性发热,其他的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无菌坏死物质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
3、节中枢功能异常、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等等[2]。及时明确发热原因并有效治疗,是临床医师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我们总结分析了我院感染科2010年1月一一2012年12月期间308例住院发热患者的情况,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感染科2010年1月一一2012年12月期间,接诊的全部308例住院发热患者;患者年龄在12-76岁,平均年龄42.74+6.27岁;男性患者164例,占53.25%,女性患者144例,占46.75%o1.2发热情况低热(37.3-37.9°C)患者54例,占17.53%;
4、中等热(38.0-38.9°C)182例,占59.09%;高热(39.0-39.9°C)71例,占23.05%;超高热(40.0°C以上)1例,占0.32%O急性发热302例,占98.05%;长期发热6例,占1.95%O1.3发热病因308例患者中,发热病因最主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传染病),297例、占96.43%。其中最多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共235例、占76.30%:其中又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188例、占61.04%(普通感冒78例、占25.32%,咽喉炎71例、占23.05%,扁桃体炎39例、占12
5、.66%);另外支气管炎35例,占11.36%;肺炎12例,占3.90%0其他感染有:急性胃肠炎18例,占5.84%;泌尿系感染8例,占2.60%;急性阑尾炎6例,占1.95%;牙龈炎或頻齿6例,占1.95%;病毒性脑炎3例,占0.97%;带状疱疹2例,占0.65%。传染病亦占有一定比率,共19例、占6.17%(其中肺结核6例、占1.95%,细菌性痢疾6例、占1.95%,水痘4例、占1.30%,麻疹3例、占0.97%),均为散发病例。非感染性病因仅11例,占3.57%,恶性肿瘤4例,占1.30%;伪装热(
6、假造发热)3例,占0.97%;中暑2例,占0.65%;痛风1例,占0.32%;玫瑰糠疹1例,占0.32%。1.4治疗措施及转归308例患者中,除4例恶性肿瘤(2例肝癌、1例白血病、1例骨髓瘤)转相应专科治疗、6例急性阑尾炎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298例患者(96.75%),均经内科相关治疗,全部痊愈出院。2讨论本文观察的308例住院发热患者中,以中等热为主(59.09%),高热、低热占有一定比率(23.05%、17.53%),这可能与患者所患疾病相对较轻,且大部分诊治较及时有关。而唯一的1例超高热患者(体
7、温41.2°C),最后明确为伪装热,可能与其造假体温时没能把握好尺度有关。我们观察的308例患者中,发热病因最主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传染病),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1,3,4]o感染性疾病中,尤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见,而其中又以上呼吸道感染比率较大,与王长远等[3]观察的结果类似。发热病因中传染病占有一定比率(6.17%),但明显较李伟勇等[4]报道的18.6%低,且均为散发病例,未出现传染病流行现象。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强,患病后乏力、消瘦,对患者身体影响大,且结核菌耐药普遍,治疗
8、困难,抗结核药物又副作用大,发病早期症状隐匿,不容易发现。本组患者中发现了6例肺结核,这提示我们对结核病的防治绝不能掉以轻心,除对有发热、盗汗、咳嗽的患者及时予以诊治外,民众最好每年至少进行1次系统体检(包含胸部影像学检查)。我们在308例住院发热患者发现了4例肿瘤,其中2例为部队年轻战士患者,且全部预后不佳。所以说,部队中恶性肿瘤问题不容忽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把好新兵入伍关也非常重要,但如何排查,仍有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