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55717
大小:55.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刘香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刘香芸(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一中小学校四川攀枝花617000)【摘要】阅读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优化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不可置疑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学,作者感触颇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成果基础之上,特作一下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供力所能及帮助。【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主体平等对话创新能力背诵阅读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0-0081-01阅读是一个恒久话题,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促使学牛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和健全人格。由此可知,阅读教学的独特作
2、用。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搞好阅读教学呢?作者认为:精准把握语文学科内涵,促使学牛在阅读过程汇总和作者情感得到共鸣,进而受到感染,提高学牛写作水平,促使学生增强对语言文字鉴赏能力进而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一、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树立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是有意识和有步骤紧密围绕学生自主阅读,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整体中进行感悟,结合学牛客观实际,触及作者独特思想感情和遣词造句艺术功底,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可以适当传授一些技巧,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牛进行体验式阅读,进而接受优
3、秀作品美的享受,提高对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和积累写作必备素材。2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牛通过快速阅读或者一带而过阅读,整体把握课文大意,顺清作者思路,筛选一些有利信息。3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和默读对课文内容,尤其是那些关键性词汇和段落,进而立体化和多层次探究课文。此外,在秉承以上三大原则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积极构建适宜学生客观实际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进行个性化阅读。二、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革新教育方式,贴近教材内涵,激励学生和教材平等对话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为此,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大举措。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引导
4、学生全身心走进课文中,促使学生在品味中提高学习效果。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在走进教材中,我们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写作方式、主题思想、心得体会进行因势利导。2学生在走进教材中,我们语文教师应结合写作0的和写作0的层次性等方面因势利导。3学生走进教材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来因势利导。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应遵循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先学后讲原则。课堂教学有效性离不开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在合作交流中形成对课文初步了解和结合自身心得体会向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而不是我们语文教师带着标准答案或者将自身心得体会原封不动讲给学生。三、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和创新能力在阅
5、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遵循: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和个性化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具体步骤如下: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阅读。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充分理解课文大意的过程,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三番五次阅读,在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交流和合作的基础是自我阅读。为此,借助于合作交流进一步起到解疑答惑和深化理解。在学生交流合作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扮演好自身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此外还可以适当参与讨论,学生思维水平和课文内容存在分歧时,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和答案多样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交流合作,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
6、和课文内容有机衔接,进而起到拓展课文内容和验证学生感悟,并借助于特定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大意基础上借助于思维深度和广度,这个教学任务完成具有一定难度性,为此,我们语文教师要精准把握课文内涵和学生客观实际而灵活运功。此外,在合作交流和创新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哈弗i自身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对学生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合理引导,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四、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背诵对于那些意境优美和内涵丰富的句子和段落,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和有步骤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进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五、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
7、阅读计划课堂阅读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将学生引入到课外中,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规定阅读量,对于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适当加大要求,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吋机来进行阅读。言而总之:以上五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由于吋间有限,精力有限和认知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同仁不吝指教。参考文献:1宋伟琦;阅读动机培养的教学因素及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2宋凤宁,宋歌,余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