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三国镜铭文字整理和探究中若干问题

两汉三国镜铭文字整理和探究中若干问题

ID:31639106

大小:64.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6

两汉三国镜铭文字整理和探究中若干问题_第1页
两汉三国镜铭文字整理和探究中若干问题_第2页
两汉三国镜铭文字整理和探究中若干问题_第3页
两汉三国镜铭文字整理和探究中若干问题_第4页
两汉三国镜铭文字整理和探究中若干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汉三国镜铭文字整理和探究中若干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两汉三国镜铭文字整理和探究中若干问题作者简介:曹锦炎,男,1950年2月生,浙江省湖州市人。1981年11月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师从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毕业后长期在浙江省文物部门工作,1984年8月至2000年7月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2009年进入浙江大学,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古文字研究、商周考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项工作。一、两汉三国镜铭文字研究现状中国铜镜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时期。战国晚

2、期到西汉初期,随着铜镜的普遍使用,镜铭开始出现,从西汉中晚期的盛行,迄至唐宋,经久不衰。两汉三国的镜铭文字,正处于篆、隶书向楷书演变的时期,是古今文字之变的关键阶段,因此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虽然镜铭是铜镜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铜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用品,从使用角度上观察,镜铭文字与庙堂的钟鼎铭文毕竟有雅俗之分,因而显得庄重不足,草率有余,大量的俗体字、简笔字甚至错讹字的出现,便是很好的证明。再加上受铜镜尺寸、镜背布局等种种限制,以及工匠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两汉三国镜铭文字的识读难度也是众所周知。铜镜的收藏与研究目前在中国已蔚然成风,对两汉三国镜铭的研究也有不少论作

3、,但由于研究者大都不是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学者,因此在镜铭的释读上尚有不少问题。镜铭释读的关键在于识字,字不确定或被误识,如何能进一步正确探讨镜铭内涵?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与铜镜研究的其他层面相对而言,明显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学者,因兴趣与研究方向的原因,往往对先秦古文字资料关爱有加,而近二十年来战国、秦、汉简牍的大量发现又使学者趋之若鹫,因此很少有研究古文字的学者潜心到两汉三国镜铭文字的研究工作上来。从笔者熟悉的学者来说,只有裘锡圭、李学勤、李零、林素清等几位教授有所涉及,其中除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林素清教授投入精力相对较多外,其他学者也是偶尔为之发表一两篇文章而已。应

4、该看到,最近几年日本学者在两汉三国的镜铭文字研究上,成绩明显,但中国由于缺少研究文字的学者加入与参与,近年来两汉三国的镜铭文字在镜铭研究上,相对唐镜研究而言,可以说仍处于停滞阶段。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不奋起直追的话,有可能回复到1949年以前日本学者几乎一统铜镜研究的天下。我想,这或许不是危言耸听吧。二、两汉三国镜铭文字的构形特点与释读两汉三国的镜铭文字,构形上的最主要特点是简省,不仅有声旁的简省,也有义旁甚至声旁的简省,构形上的减笔乃至比比皆是。另外,由于镜铭文字出于刻模后浇铸,制作过程中范模的热胀冷缩以及铜汁流融的不到位,也会造成文字笔划挤压、模糊或缺失,而工匠的疏忽、随意或文化水平

5、原因,也会造成笔划甚至偏旁上的讹误。至于反字的出现,更是常态。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文字的识读。两汉三国的镜铭文字,有不少异体字、通假字的存在,这是在文字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这不仅在镜铭上常见,而且在出土文献及传世古书中也是常有的事。不了解孰为本字,孰为异体字、通假字,便会影响镜铭内容的准确考释。此外,两汉三国的镜铭文字,内容除了当时流行的诗歌作品外,还有不少是祈求富贵、长寿、安乐等美好愿望的吉语,反映出当时人们特定的思想文化和社会追求。工匠铸刻的铭文,大多是从当时流行的镜铭中选用,再加上镜背位置安排的局限,往往在抄刻过程中有所节录甚至拼凑,故而出现漏字现象,且不在少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

6、加了两汉三国镜铭文字的释读难度。以下举例加以说明。西汉后期盛行的昭明铭中,有“心忽杨而愿忠。然雍(壅)塞而不泄”二句,对于镜铭中的“扬”字,无论是研究文章或考古发掘报告,都把这个字释作"扬”。近年出版、由王牧研究员修订的著名铜镜研究专家王士伦先生的《浙江出土铜镜》书中,《历代镜铭选录》第35号镜释文,从旧说把此字释作“扬”。上海祟源2011年铜镜首届拍卖会,20号拍品为'‘窄边单圈篆书铭文镜”,出版的图录介绍说明文字中,仍然释为'‘心而忽扬而忠”。同为2011年的上海泓盛秋拍铜镜专场,1198号拍品为“单圈铭文镜”,出版的图录介绍说明文字中,也是释为“心而忽而扬而忠”(“而”为装饰图案性

7、文字,因此仍是释作“忽扬”)。但是“忽扬”之语不见于古书,"心忽扬而愿忠”语意难通。因此,裘锡圭先生指出,从几件同铭昭明镜中“褐”字的几种写法来看,字形分明从“禾”而不从“手”,可见释作“扬”是缺乏根据的。汉碑"穆”字或作“穆”,省去"白”下之“小”,所以昭明镜“忽”下一字也应该是“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谊《鹏鸟赋》云:"汤穆无穷兮,胡可胜言。”颜师古注:"沏穆,深微貌。”《淮南子•原道》有“物穆无穷,变无形像”之语,《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