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

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

ID:31639058

大小:60.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6

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_第1页
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_第2页
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_第3页
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_第4页
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1993年春。武汉铁路工人文化宫礼堂。上课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学牛没来。主持这次会的黄老师急得团团转,千余名听课者出现骚动。和我同来上课、讲学的支玉恒老师突然走到台前,对着麦克风说:“老师们,于永正老师不但课上得好,而且京剧唱得棒,还是唱旦角的呢!他嗓音清亮甜美,颇有梅兰芳大师的神韵。咱们欢迎他唱一段,好不好?”台下掌声四起。一一这事哪有说不好的?不息的掌声使我没有一点后退的余地;再说,“救场如救火”,于是,我清了清嗓子,上台唱了《坐宫》中铁镜公主唱的几句“西皮摇板”。“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一句还没唱完,台上

2、台下便掌声雷动。“怎奈他这几日愁锁眉间”一句刚了,学生们便从前门进来了。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昆明,小学界知道我会唱京剧的人不少。1997年元旦,河南安阳市文峰区教研室唐主任寄给我的贺年卡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您在安阳唱的京剧至今还绕梁不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胶东是“京剧Z乡”。故乡的父老乡亲都懂京剧,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田间地头休息的老农,山间小路赶毛驴送粪的小伙儿,唱“哗啦啦,打罢了头通鼓”“苏三离了洪洞县”者,不乏其人。我跟本村的一位三叔学的第一段京剧是《李逵下山》中的“俺李逵做事太莽撞”。他见我小嗓好,乂教了我一段

3、《汾河湾》中柳迎春唱的“儿的父去投军杏无音信”。不久,教我的张敬斋老师又教我们拉京胡。十几个男孩子,一人一把京胡,各拉各的调儿,吱吱嘎嘎,像池塘里的一堆蛤蟆叫。张老师逐个指点,一点儿也不心烦。那时,我不到十岁,上小学三年级。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听大人们说万第镇“赶山”(就是庙会)唱大戏(山东称京剧为大戏),我和小伙伴于奎考翻山越岭,步行二十余里,专程去看演出。第一岀演的是《打渔杀家》,我们赶到时,萧桂英正在唱“老爹爹清晨起前去自首”这段西皮原板一一快演一半了。我和奎考惋惜得直跺脚,后悔动身晚了。第二出戏是《夜战马超》。我们

4、完全被那绚丽多彩的服饰、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打动作以及扣人心弦、振奋人心的锣鼓吸引住了。我们俩站在舞台下,昂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临出家门,妈给了我1500元(相当于现在的0.15元),嘱我中午买吃的。我没舍得花完,用500元买了一个火烧,500元买了一把削铅笔的小刀。剩下的500元,晚上回到家时又交给了妈。妈眼里U禽着泪花,连忙给我做吃的。一边做饭,一边抱怨:“看戏能看饱肚子吗?”我学着《打渔杀家》中萧桂英的语调说:“妈妈息怒,儿不饿呀一一!”一下子把妈逗乐了。我从小和京剧结下了不解Z缘。可一天不吃饭,不可一天不听、不唱京剧。博

5、人精深的京剧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培养了我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我的文学艺术素养,发展了我的思维,启迪了我的智慧。学京剧讲究一个“默”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科班的孩子练完功了,老师常叫坐下来,静一静,默一默。什么叫默?老师说,默就是用脑筋去思索、揣摩。一出戏什么身段都学会了,不行;不经过默,艺术不能融化提高。读书识字不也是这样?书背熟了,把书合上,闭着眼睛默一默,书中说的是什么意儿,那一段怎么写,那一个字怎么写,从这书中我得到了什么益处和认识。否则光读不想,这就成了书读人,不是人读书。学艺练功夫也一样,是人

6、练功,不是功练人。”这个“默,,字实在重要。默就是悟。要悟出神来,悟出老师没有讲的、书上没有写的东西来。小时候,跟父辈学《汾河湾》,纯粹是模仿。到了中学时代,全靠一副好嗓子,只能说唱得对罢了,没冇什么味道。长大了,开始知道默,知道品味,知道讲究发声技巧,知道运气,知道“顶项”,知道注意口形,知道“以情带声”。应该说,到了不惑之年,才唱出了一点京剧的味道。学京剧使我养成了默的习惯。钻研教材时,我可以一动不动地“默”到半夜,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想出别人没有想岀的主意。特级教师高万同听了我的《新型玻璃》后,说:“我是不敢公开上这种

7、常识性的课文的,干巴巴的,弄不好,就上成了常识课。可是你却上得熠熠牛辉。”他特别欣赏我设计的小练笔一一《新型玻璃自述》,问这个“点子”是怎么样想出来的。我说是“默”出來的。是这样。钻研教材要“默”,设计教法要“默”。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那么读呀,想呀。我有好多点子是坐在公共汽车上,躺在床上忽然间想岀来的。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灵感、灵性罢。但是,灵感不是别的,乃是长期地、不倦地思考所闪现的火花;而灵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耍是后天形成的。如果说我身上有一点灵性,比别人多一点悟性,我想,与我学唱京剧、拉京胡、热爱艺术有相当大的关系。谈话

8、结束,高万同老师赠给我听课时写的袁枚的一首诗: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好词。落款是:“听永正弟教《新型玻璃》有感。高万同。九六年五月廿七日。”这首诗,通篇讲的不就是一个“默”字吗?四京?”硝苑帐蹇业囊恍。或?、一招一式都是韵味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