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

谈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

ID:31623490

大小:55.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谈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_第1页
谈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_第2页
谈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孙云舒陕西省杨凌市西农大附中摘要:青少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对我国未来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帮助,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和法治国家的不断建立,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但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部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并没有完全伴随着社会法制的发展而进步,在现阶段也存在着大量问题,本文以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现状为切入点,主要分析造成青少年法律意识并没有得到全面提升的原因,并针对影响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见解,从而为提高我国青少年法律意识建探寻一些可行性的措施。关键词:青少年;法律意识;现状;对策;1相关概念界定青少年是朝气

2、蓬勃的一代,伴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建设,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与了解深刻影响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变革,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基本上没有不懂“法”是什么的,从初中的思想品徳课,到大学的是思想道徳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对学生的教育领域都进行着法律知识的普及,但是我国青少年现阶段所具备的法律意识究竟如何,还有哪些欠缺之处,正是木文所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话题。要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一个研究,首先要从基本概念进行入手,如何界定青少年是一个问题。由于缺乏一种统一的认识,因而在对“青少年”这样一个群体进行概念划分的时候,也具有不同的认知,经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对青少年这样一个群体的认识主要分

3、为广义认识和狭义认识。广义的青少年年龄范围包含从7岁至35岁的所有人口,基本上包括从少年期一直到成年中期的全部阶段。狭义的青少年即具有特定意义的青少年,相当于屮学教育年龄阶段,指处于正在成长发育且未达到成熟状态的年龄阶段。[1]本文所讨论的青少年以狭义的青少年为限,即青春期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法律意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个法理学上的问题。法律意识肓接来源于法律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法的内容、法的形式和法的精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映象。[2]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就是指作为青春期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我国现行法律的内容、形式和精神的一种理解情况,以及受法律

4、影响下,其具体行为的一种内在表现。2我国青少年对法律认知的现状2.1来源内容单一:现阶段青少年能接触有关法律的知识渠道主要来源于课堂教育和课下的信息接触,尤以课堂教育为主。而课堂教育也仅局限于部分课程的部分内容,十分有限,这部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因此这种教育的效果并没有发挥到最优。而在课下的信息接触中,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青少年每天都可以接触到众多的相关信息,但是真正能够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去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却很少,那么在相应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中也变得更少。在面对很多现实案件时,青少年大多只了解其新闻内容,却很少关注其法律分析,而且在新闻内容屮,也缺

5、乏专业性的法律分析,因此青少年在获取相关知识的时候也十分有限。2.2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青少年仍处在受教育阶段,因此各种各样的教育对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对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教育,除了依据课本的基础教育外,大多只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系列有关法律意识培养的的讲座,而这种讲座也多依赖纯课堂授课的方式,对于讲课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性较低,教学效果也比较差。更多的是,这种法制教育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法制教育的城乡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法制教育课程的课时远低于城市地区,调查显示,在开设法制教育课程频率

6、方面,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从地区看,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法制教育水平也存在着极大差异。更多的是对于法制教育的培养中,仅是一种通识的大类教育,缺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的一种个性化特殊性的法律意识的培养,而且在教材的制定中也缺乏针对性,很多问题,如诉讼法、商法知识等也被纳入教材范围内,从而导致法制教育的实用性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3自身对法律意识迷茫:青少年对法律意识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法律在其心中的地位与认同感。而现阶段我国的青少年在法律面前,对这样一种法律信仰也存着迷茫与认知错误。随着我国立法速度的加快,以宪法为核心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已逐步形成。但青少年法律信仰存在着迷茫性,表现在是对法律认识不足和对法律现状的怀疑。外界的现实情况也深刻影响着青少年对法律意识的认同,随着部分新闻的报道,许多青少年也对法律的实质作用产生了不正确的怀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培养。3相关对策与解决措施3.1完善教育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机制:我国历来重视教育,正如前文所提,从义务教育阶段,在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下,己经在有意的培养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但是这种来源于思政课木的基木法制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形式和内容难以对青少年产生吸引力,更难以为青少年进行一种全面的普法。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们希望的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