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模糊控制小论文

温度模糊控制小论文

ID:31606404

大小:3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5

温度模糊控制小论文_第1页
温度模糊控制小论文_第2页
温度模糊控制小论文_第3页
温度模糊控制小论文_第4页
温度模糊控制小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度模糊控制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温度模糊控制章佩佩(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淮南)指导教师:李振壁摘要:为提高工业上所需温度的控制精度,本文介绍如何设计模糊控制器,以及如何在具体的模型在MATLAB中,使用模糊工具箱和Simulink在MATLAB实现参数的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通过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温度实现了很好的控制,并且该系统正处于实际工业电阻炉温度控制的应用和试行阶段,也达到了满意的控制效果。实践表明,模糊控制方法提高了控制的实时性稳定性和精确度,并且实现了操作过程的简化,对于工程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

2、借鉴意义。关键词:模糊控制,SIMULINK,Matlab1、绪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重要环节,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和产品质量。在传统的温度控制方法中,一般采取双向可控硅装置,并结合简单控制算法(如PID算法),使温度控制实现自动调节。但由于温度控制具有升温单向性、大惯性、大滞后等特点,很难用数学方法建立精确的模型,因此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很难达到好的控制效果。鉴于此,本文拟以模糊控制为基础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采用人工智能中的模糊控制技术,用模糊控制器代替传统的PID控制器,以闭环控制方式实

3、现对温度的自动控制。2方案设计利用MATLAB的模糊控制箱及Simulink内含的功能元件,建立温度箱温度模糊控制器及其系统的模型。2.1、建立模糊控制器采用温度偏差,即实际测量温度与给定温度之差e及偏差变化率ed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输出p为“PWM波(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发热电阻的功率,来调节温度箱内温度的升降,形成典型的双输入单输出二维模糊控制器。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运用MATLAB中的FIS编辑器,建立温度箱的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如图1所示。温度偏差e、温度偏差变化率ed和输出变量lZ的

4、语言变量E,Ed,P都选择为{NB,NM,NS,Z,PS,PM,PB},其中P和N分别表示正与负,B,M,s分别表示大、中、小,z表示0。图1模糊控制器模型2.2、建立控制决策及隶属函数模糊控制决策及解模糊方法采用系统默认值,即极大极小合成运算与重心法解模糊。由模糊控制决策公式可求得输出变量的模糊集合为P=(E×Ed)×R本文都采用三角隶属函数,各变量的隶属函数如图2所示。其中,图2(a)为E和Ed,隶属函数图,E和Ed的量化论域为[-6,6];图2(b)为P隶属函数图,EC的量化论域为[-6,6]。不同的

5、系统,其模糊集的隶属函数是不同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而定。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a)E和Ed隶属函数(b)P隶属函数图图2隶属函数图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3、建立模糊控制规则模糊控制规则如表1所示。建立该系统模糊控制规则的基本原则为:当温度偏差较大时,选择控制量以尽快消除误差为主;当温度偏差较小时,选择控制量要注意防止超调,以系统的稳定性为主要出发点。EDNBNMNSZPSPMPBNBNBNBNBNBNMNSZNMNBNBNMNMNSZPSNSNBNMNMNSZPSPMZNBNMNSZPSPMPBP

6、SNMNSZPSPMPMPBPMNSZPSPMPMPBPBPBZPSPMPBPBPBPB表1模糊控制规则表.将模糊控制规则表中的规则逐一输入模糊控制规则界面。如图3所示:图3规则库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点击Surface观察模糊规则三维关系曲面图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清晰地观测到模糊系统基于输入集的输出集的变化范围。图4控制规则三维关系图点击view-Rules,可得到部分规则视图。如图5所示图5部分规则视图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3、进行matlab的仿真为了验证所设计的温度模糊控制器的性能,并在仿真过程中及时

7、调整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和各项参数,笔者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本次设计利用FuzzyLogicToolbox和Simulink图形化工具平台,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模糊控制设计与仿真的。在进行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之前,必须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阶跃响应法来获得对象的特性温度箱温度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数学模型,近似等效为带纯滞后的一阶对象,传递函数为下式。(1)在进行模糊控制仿真时,首先利用Matlab的模糊逻辑工具箱建立温度箱模糊控制器,然后在Simulink环境下把模糊控制器加载进相应模

8、块,进行仿真.量化因子Kp=2,Kd=1,Ku=21,模糊控制器的封装以及阶跃响应曲线分别如图6,图7所示。图6系统仿真模型图图7阶跃响应曲线由图7可知,采用模糊控制不仅调节时间短,系统响应加快,而且在超调量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均优于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4、结论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必会日趋完善,并且能够在更多的领域上应用。此设计是基于MATLAB的模糊控制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